給官員們講課的尺度
官員們“愿意聽的是真話,是有真知灼見的東西,套話空話,不太受他們的歡迎”。
責任編輯:劉斌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3年8月3日,云南昭通舉辦互聯網信息管理工作暨新聞發言人培訓班,由語文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授課。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1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既要放開講,也要有分寸 給官員們講課》)
官員們“愿意聽的是真話,是有真知灼見的東西,套話空話,不太受他們的歡迎”。
“面向官員的幾乎所有培訓對老師名氣、頭銜的要求都會很高。”專家學者、企業家、媒體人、先進模范人物都會成為給官員講課的主體。
“可以批評外地的做法,不要輕易非議本地的人或事;可以講已經下臺且有政治、法律問題的領導的反面例子,不要對在任的領導干部輕易說三道四;可以評價已經終審的個案,不要對還未審結的案子橫加指責。”
各級黨委政府每年都有干部培訓的計劃和任務,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媒體人、企業家走上講臺,給官員們講課。
官員們請誰講、想聽什么,以及這些“官員的老師”講什么、怎么講,成為了解當下中國的一個新切口。
給官員講課的尺度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秦前紅,經常被請去給各類官員講課。
有一次他給一省委機關講課,一名工作人員了解秦的風格后,擔心尺度太大,會讓領導覺得他辦事上有問題,請秦注意一下。講課時,秦前紅一開始便把話挑明:“浪費大家時間講一些無用的套話,是對大家智商的侮辱,況且我也是一名體制內的知識分子,一個中共黨員。”
秦前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給官員上課時被提前打招呼的情況并不多見,“因為他認為你是一個專家,這里面有個心照不宣的默契,你也不會亂講。”但是,有很多地方會希望先看到他講課的課件或提綱。
這么做也是事出有因。之前,有官員因“老師”發表錯誤言論受到處分,也有官員因請了“不合適”的老師講課,個人受到嚴重影響。
這些案例,讓干部培訓的組織者們更加謹慎。一位曾在培訓機構任職的知情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作為培訓機構來說,選人不會選太極端的。”
一位地級市委組織部官員透露,他們在選擇老師講課時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