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鐵道”的歷史和玄幻

在殘忍嗜血的種植園主,和為黑奴獻身的地下鐵道“列車員”之間,我們可以找到各自的人性。

責任編輯:劉小磊

《地下鐵道》作者科爾森·懷特黑德1991 年畢業于哈佛大學,已經出版了六部小說。(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13日《南方周末》)

黑白混血的總統奧巴馬上臺之后,一度讓人充滿希望:馬丁·路德·金博士的夢想被奧巴馬兌現了。人們相信美國種族關系歷史已經掀開了新的一頁,種族沖突已經被拋進歷史垃圾堆??墒乾F實讓人失望。過去八年,我們見證了種族沖突的各種報道:白人種族主義者迪倫·羅夫在一次查經班上射殺九個黑人教友,弗格森警察射殺黑人引發騷亂,達拉斯五名警察被射殺……奧巴馬總統任職的八年間,美國種族關系之緊張,遠勝小布什年間。這是因為少數族裔地位顯赫后,會引起多數群體的反彈,繼而引發新的沖突。

2016年出版的《地下鐵道》便是在這個背景下引起廣泛關注,入選奧普拉推薦圖書,最終獲得201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此書作者科爾森·懷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是黑人,畢業于哈佛大學,曾獲得名聞遐邇的麥克阿瑟天才獎,此前出版過多部暢銷小說。寫《地下鐵道》一書,作者把注意力轉到了種族歷史上。究其原因,一是與社會大背景產生關聯,二是作者自己不曾忘本。如今的種族沖突,不是設立白人和有色人種專座、專區,而轉入隱形,更趨微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