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氣候變化的“四宗罪”

過去的一年,是氣候變化中極不尋常的一年。

責任編輯:朱力遠

自2016年9月以來,一場嚴重的干旱與饑荒正在肆虐肯尼亞北部地區。(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13日《南方周末》)

2016年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氣溫最高的年份,全球多項氣象指標打破紀錄。氣候變化的影響幾乎觸及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最典型的變化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極端天氣增多、生態異常變化、凍土凍融加速、兩極海冰減少,可謂是觸目驚心的“四宗罪”。

紀錄再次被打破

過去的一年,是氣候變化中極不尋常的一年。

2016年11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了《2011-2015年全球氣候報告》,該報告指出:“這五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而且,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在2015年首次達到了破紀錄的400ppm,該年度全球平均氣溫已經達到了1℃的升溫標線,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而2014年則為歷史第二熱的年份。但2016年可能將這個紀錄再次打破。”

果不其然,預言終于變成了鐵的事實。

2017年3月21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16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多項氣象指標打破紀錄,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氣溫最高的年份。這一年中,全球表面平均溫度比1961年至1990年平均值高出0.83℃以上,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

對于中國來說,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據中國氣象局發布的《2016年中國氣候公報》,去年我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81℃,為歷史第三高,僅次于2015年和2007年。而且,2016年為1961年以來降水量最多的年份。

沒有對比,就沒有真相。只有將這些數據與往年同期進行比較時,我們才會意識到,近一年來的氣候變化給我們的地球帶來的傷害究竟有多大。氣候變化的影響幾乎觸及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最典型的變化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極端天氣增多、生態異常變化、凍土凍融加速、兩極海冰減少,可謂是觸目驚心的“四宗罪”。

極端天氣的元兇

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可不太冷,全球多個地方進入“暖冬”狀態,我國多個省份也表現十分明顯。比如西藏,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的平均氣溫比常年偏高2.1℃,是自2001年以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