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本教材都有尊嚴
免費電子書的普及和線上書店的雙重沖擊下,實體書店生意愈發難做,曾火爆一時的二手書店也是“哀聲一片”。
淮陰工學院的幾個年輕創客卻偏偏迎難而上,打起了“二手課本”的主意。所幸,他們的“一腔孤勇”在這個時代機遇下,終有所獲。
免費電子書的普及和線上書店的雙重沖擊下,實體書店生意愈發難做,曾火爆一時的二手書店也是“哀聲一片”。
淮陰工學院的幾個年輕創客卻偏偏迎難而上,打起了“二手課本”的主意。所幸,他們的“一腔孤勇”在這個時代機遇下,終有所獲。
源起:阻止一場無謂的“屠殺”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活躍著一群年齡20歲左右的大學生,他們來自淮陰工學院M-lab創客實驗室。今年他們搞出了個“大新聞”——基于智能流轉書柜的高校教材循環利用全自助系統——也就是張維口中的“師兄傳書”。張維是創客團隊的“老大”,他告訴記者,團隊已經落地了初代產品,并在淮陰工學院試運營,效果不錯,“計劃從淮安市高校開始,逐步向全國推廣。”這個看起來頗有“野心”的團隊,做這個項目的初衷卻并非盈利。
在確定要做這個項目之前,團隊根據調查結果和查閱的大量資料,做了個估算:“高校教材如果循環使用五年,這期間全國大概能節約近300噸文化紙,相當于有5000萬棵樹免遭伐木機器的‘屠殺’。”
懷著公益的初心,團隊的小伙伴們萌生了“流轉書柜”的想法,但是在后續的調研走訪之后,發現事情沒有想的簡單。
困境:一筆不受歡迎的買賣
中國二手教材的循環利用一直處境尷尬。張維介紹,“大多數高校并沒有出臺鼓勵使用舊教材的政策,高校教材的頻繁再版、更新也給二手教材的循環使用帶來了現實的困難。”
于是有很大一部分教材流向了廢品回收站。
其實二手書店是一個極為成熟的生意,也曾火爆一時。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二手書店的生存空間已急速萎縮。曾經有人試圖創新二手書買賣市場,但受制于環境、技術等各方面的因素,大多雷聲大雨點小,鮮有建樹。
淮陰工學院M-lab創客實驗室的創客們也知道這一點,但并沒有被形勢嚇退。他們吸取前輩的經驗,進行了更深入的調研,要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破局:一個方案滿足三方需求
創客們想了個巧招——模擬舊教材的流通環節,從技術、經濟等角度分析,找到能夠讓學生(用戶)樂于使用的可靠穩定的解決方案。
團隊的“首席技術官”李華爍向我們介紹了團隊的設計方案。“學生通過簡易的實名制注冊后,就可以把無用的教材,根據系統預設的定價標準,存入不同檔次的書柜,并生成該教材的唯一編碼。在客戶放書取書的整個過程中,系統會產生一個交易過程,需要一天內確認收貨。如果取書的客戶付錢后發現書本存在質量等問題,可以申請退款,然后后臺會有反饋。像淘寶一樣。”團隊還以書籍為紐帶,設計了誠信體系,對以次充好、魚目混珠的情況,運營團隊會及時反應,下架該書,并降低該學生的誠信度。
創客們總是富于DIY精神。有了可行的方案,團隊成員們頓時信心大增,在創客實驗室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完成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存書柜,構建出以智能流轉書柜為核心的的教材循環利用系統。在系統中,所有的用戶操作在他們自主開發的APP上就可以完成,學生能夠借助APP自助購書、自定書價、自主完成教材的循環使用。
這群“有情懷”的創客不僅優化了系統用戶交互,還給書柜系統添加了有“人情味兒”的新鮮功能。
書柜自動打印的熱敏標簽上不僅記錄著相關信息,還包括“師兄”留給師弟師妹的自定義留言。通過掃描標簽上的二維碼,師弟師妹可以查詢該書的信息,包括捐出者是誰,歷史借閱者有哪些,還可以跟存書的師兄交流本書學習的相關經驗。所以他們給這個產品起了一個貼切又好記的名字,叫“師兄傳書”。
創新:僅僅是個開始
目前,張維他們的流轉書柜系統已試運營一月有余,期間,團隊不斷收集整理用戶反饋,業已著手開發第二代智能流轉書柜系統。第二代會著重于提升用戶體驗,并完善系統的功能。但是張維還有更高的追求,他希望書柜能更加漂亮美觀,密封性更好,并給其增加消毒功能,“讓每本教材都有尊嚴。”
學校對于創客們的項目也給予了相當的認可和支持。為了讓每本書都能得到最大的使用價值,校圖書館與創客們展開合作,在館內開辟漂流書空間,用于存放低于流轉書柜標準的教材,作為公共資源。
許軍老師是淮陰工學院M-lab創客實驗室的帶頭人和“新聞發言人”。“我要求他們最終出來的是個產品,要能在市場站得住腳的,而不是做一個實驗品。”許軍如是說。項目團隊最終也沒有讓他失望,但是對許軍來說,最欣慰的還是看到團隊的每個人都在踏踏實實做事情,“都能放棄一些急功近利的行為。”在許軍的幫助下,團隊開始為“流轉書柜項目”尋求融資,用于技術迭代和產品推廣。
淮陰工學院M-lab創客實驗室的成就并不僅有張維他們的智能流轉書柜項目。2016年,海爾創客實驗室在淮陰工學院落地建設了線下實驗室,效果斐然。短短一年內,淮陰工學院M-lab已申請及擁有實用新型專利近20項,發明專利5項,其中的5個項目成功入駐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已經產出了智能書柜,智能鎖,交互桌面等多個項目,實驗室的創客團隊開發的兒童教育平臺在2016年獲得訊飛開放平臺智能硬件創新賽一等獎。
除了淮陰工學院,海爾創客實驗室在各省市高校還有60所線下實驗室,供新生代創客學習、活動。創客實驗室定期組織各地線下實驗室舉辦理論培訓、拆機活動、項目創新等多維度活動,并持續為線下實驗室提供相關資源和專項資金。
2017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鼓勵依托“互聯網+”,搭建大中小企業、科研院所、創客等協同創新平臺,總理還提到了“海爾在雙創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如今,海爾創客實驗室正帶著高校創客們在開放、共享、創新、交互的平臺上,發揮更大的創造力。智能流轉書柜僅僅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