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打火機一張一張燒錢,都沒這行業燒得快”易到的錢去哪兒了?
易到曾是中國第一個約租車平臺,但數年時間就被眾多對手甩在身后。政策危機、資本大戰、管理層易主,幾度讓其逼近生死邊緣。
責任編輯:顧策
2017年4月以來,網約車平臺“易到用車”提現失敗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駕駛員被扣押的費用從幾百元至幾萬元不等。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
易到曾是中國第一個約租車平臺,但數年時間就被眾多對手甩在身后。政策危機、資本大戰、管理層易主,幾度讓其逼近生死邊緣。
在找到樂視這個靠山之后,易到加入燒錢大戰。今年4月,“乘客打不到車、司機提不到款”的異常狀況暴露其資金鏈危機,易到的錢究竟去哪兒了?
4月以來,網約車平臺易到用車成為眾矢之的——乘客打不到車、司機無法提薪,網絡上一片指責,群情激憤的司機們四處聚集。
2017年4月17日晚,始終保持沉默的易到創始人兼CEO周航突然發聲,稱大股東樂視挪用了易到資金13億。幾小時后,易到和樂視控股共同發文指責周航惡意誹謗,稱樂視已為易到投入40億,“挪用13億”是樂視汽車生態拿走了以樂視大廈為抵押、易到為主體的貸款資金。
第二天凌晨,周航在朋友圈說,這是在向自己潑臟水。
4月18日早上,樂視方面對南方周末記者稱:“針對我們的聲明,周航并沒有提出實質性的反駁,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資金鏈危機、創始人與大股東互“撕”,這并不是易到的第一次危機。自2010年成立以來,政策危機、資本大戰、管理層易主,已經讓易到幾經生死。
近日,周航在一次講話中形容創業的過程是“一邊嚼著碎玻璃一邊凝視深淵”。
4月18日,南方周末記者通過電話、短信約訪周航,均無法聯系上他。
打不到車,又提不出錢
一兩個月來,易到的用戶和司機們都在四處投訴。
王先生是向南方周末記者訴苦的乘客之一,之前因為易到充值返現力度很大,充100返100甚至120,他充了幾千塊在里面。那時車很多,發一個訂單,幾十輛車讓他挑。
今年他又充了300,送500。但用過一次之后,就發現叫不到車了,“我剛開始以為就今天沒車,然后就換地方叫,這里叫也沒車,那里叫也沒車,到處都沒車。”
他開始想取出那300塊,但是不行??头娫挻虿贿M去,只能在App的客服平臺上說,但是對方說,過了退款期限,不能退了。退款期限是充值后的三天以內。
在江蘇的郭先生也是如此。2016年5月,他充了12000元,送12000元?,F在還有17000元在賬戶里,打不到車,又提不出錢,這些錢就僵在那里,下一步不知道該怎么辦。
知乎上也是怨聲一片。有乘客說,天天下單都沒人接,而且每過一分鐘就會提示加價,一直漲到1.4倍仍然沒人接單,賬戶里的錢也找不到退款的途徑。
4月12日,南方周末記者在廣州試著用易到叫車,近5分鐘無人接單,直到價格漲到2倍,司機到來已是15分鐘以后,車子破舊,外地牌照。
乘客打不到車,是因為司機不接單。司機不接單,是因為他們的工資鎖在易到賬戶里,提不出來。
“錢也拿不出來了,還做個屁啊。”4月12日,在一個上海易到司機的QQ群里,一位司機在語音中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