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輕松”互助非官方“新醫?!??

在吳文兵看來,網絡互助模式是對中國醫保有效的補充,既往的醫療保險是從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推動,省市縣村,鏈條太長。

責任編輯:呂宗恕

2016年12月16日,安徽淮北,患者在市人民醫院窗口辦理醫保審核結算手續。(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

在吳文兵看來,網絡互助模式是對中國醫保有效的補充,既往的醫療保險是從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推動,省市縣村,鏈條太長。而互助模式更扁平,平臺跟會員都是一個層級,效率更高。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正規保險投保10 元僅能獲得1萬元保費,申請30萬元的互助模式難以持續,且互助平臺不按保監會要求做準備金及償付能力監管,應對不了極端風險。

“預存10元,最高可獲得30萬元互助金。”你稍加留意,或會發現個人求助平臺“輕松籌”的捐贈鏈接上常有這樣的廣告語。

河南省蘭考縣的徐潔在一次捐助朋友后見到了這一信息。當時,她只用了幾分鐘就登記加入了這個“輕松互助”計劃。直到自己患急性白血病入院治療,才發現自己可以獲得這筆30萬元互助金,全家人為此松了一口氣。

廣東潮州李巖的妻子此刻正因腸癌晚期躺在病床上。當時,李巖“玩手機”的無意之舉,大大減輕他和家人的負擔。

正是為幫助更多人應對突如其來的大病,避免家庭因大病陷入經濟困境,2016年北京輕松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輕松籌”)發起“輕松互助”計劃。針對18到50周歲會員的微愛大病互助行動中,只要預存10元,即可加入。經過180天的觀察期,會員互助計劃即可生效。以后每逢會員中有人罹患限定30種大病中的一種,大家則幫助分攤30萬元(低度腫瘤為6萬元)的互助申請。

近年來,此類互助平臺發展迅速,數量已超百個,融資數億元,用戶量達三千多萬。但其類似保險模式似乎游離于監管之外,也引發不少爭議及質疑。

一人患病,眾人均攤

徐潔患的白血病是30種大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家在河南農村的她確診時,完全不知如何應對。由于最小的女兒是唐氏綜合征患兒,徐潔必須留在家里照料,偶爾在附近餐館和農莊打零工,只有丈夫有一份穩定收入。2016年12月,徐潔患病四處求助時,一朋友建議她上輕松籌試試眾籌。一周后,徐的個人求助信息上了網。此后的一天,她丈夫在刷新籌款情況時發現妻子曾加入了互助計劃,于是,他半信半疑地撥通了輕松互助計劃的客服電話。

十多天后,輕松互助計劃派員來調查核實徐潔患病等情況。臨走前,調查員告訴徐潔符合互助計劃的基本條件,等信息上報后,具體情況要等通知。

輕松籌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