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治療可以治愈腫瘤嗎?

近一年來,腫瘤免疫療法毀譽參半,甚至被貼上監管缺位、行業混亂的標簽。但這可能只是真相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何海寧

(農健/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治愈腫瘤》)

近一年來,腫瘤免疫療法毀譽參半,甚至被貼上監管缺位、行業混亂的標簽。但這可能只是真相的一部分。這一療法的其中一種,已被國內外不少專家認為是“最可能徹底治愈癌癥的治療方法”。

2007年,年僅35歲的高中教師張琳被確診為惡性黑色素瘤晚期,此后她“稀里糊涂地手術、放療、化療”,花費了上百萬元,動了兩次手術,腫瘤還是不可遏制地轉移到肺部后,她選擇了前往美國“最后一搏”。

往返中美治病4年之后,國內曾為她治療的醫生打來回訪電話,確認她是否還活著。誰知,患癌10年后,她竟成為那批病友中的唯一幸存者。

一程又一程的戰役,最終幫助她的是腫瘤免疫藥物。這種治療并不直接攻擊癌細胞,而是借助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抗擊疾病。

公眾開始熟悉“腫瘤免疫療法”,始于最近一年,媒體聚焦于這一腫瘤治療領域,普遍認為療效不明、監管缺位、行業混亂。但這可能只是真相的一部分。

2017年4月8日,CSCO中國首屆腫瘤免疫治療高峰論壇期間,中國知名免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解釋,腫瘤免疫治療是許多治療方法的總稱,有免疫檢查點(check point)療法、細胞因子療法、腫瘤疫苗和細胞治療(如針對血液腫瘤的CAR-T),有的基本無效,譬如魏則西使用的DC-CIK療法。

而張琳所接受的臨床試驗,則是上述的免疫檢查點療法。在曹雪濤看來,這一療法對多種腫瘤已顯現出療效。

實際上,盡管外界輿論紛紛擾擾,但醫學對癌癥治療的認識已徹底改變了。

“特定人群出乎意料的療效”

過去的5年,越來越多像張琳一樣的晚期癌癥病人嘗試了這類藥物,從罕見的皮膚癌開始,到惡性淋巴瘤,以及肺癌、腎癌和膀胱癌等,現在全球正在進行的這類臨床試驗多達1200種。

“腫瘤醫生張口不談免疫治療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腫瘤科醫生,制藥公司不做腫瘤免疫藥物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藥的。”解放軍八一醫院副院長、全軍腫瘤中心主任兼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秦叔逵說。在上述腫瘤免疫治療高峰論壇上,曹雪濤看到人擠人的會場后感嘆道:“現在腫瘤免疫的會場越換越大,門口都站滿了人。”

濟南軍區總醫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