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患者赴日就醫記
到2020年僅以醫療體檢為目的的赴日中國人每年就將超過31萬人次,醫療旅行的潛在市場規模將達5507億日元。
責任編輯:呂明合
政府大力推進,醫生顧慮重重,已然成為吸金利器的赴日醫療爭議尚存。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日本力推開放醫療服務遭醫師協會抵制 中國患者赴日就醫記》)
到2020年僅以醫療體檢為目的的赴日中國人每年就將超過31萬人次,醫療旅行的潛在市場規模將達5507億日元。
為推動“健康立國”的國際醫療政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甚至在自己的官邸設置了“健康與醫療戰略推進本部”。
對外國病人區別對待、高價收費正是日本醫師協會強烈反對國際醫療的理由。
在榊原紀念病院,電視劇《渴望》的編劇王石看到了一段“動畫”,主角是一顆撲通撲通跳的心臟。
屏幕上的心臟被一層層“切開”,肌肉、血管以及兩年前被放入王石血管中的支架,全部露了出來。
“我們仔細觀察了你心臟的67個部位,現在一個個部位講一下你心臟的活力。這些地方很有活力,這些地方比較懶惰,有一些地方睡著了,很遺憾還有一些地方死了……”
與高血壓、糖尿病共生二十幾年,這是王石第一次如此了解自己的身體。“這種細致、溫和的對談,我此前從未經歷過。”
王石只是去日本看病的中國大陸病人中的普通一員。他所用的這臺冠狀動脈造影CT機,當時全世界只有三臺,分別在美國、德國和日本。
隨著日本政府發布“健康立國”白皮書,將接收國際病患定為國家政策。像王石這樣的中國病人,正有更多的機會,享受全世界最先進同時也曾經是最“封閉”的醫療服務。
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報告預測,到2020年僅以醫療體檢為目的的赴日中國人每年就將超過31萬人次,醫療旅行的潛在市場規模將達5507億日元。
與政府“戰略”層面上的熱情對應的,是日本醫療界對國際醫療政策的躲閃和冷漠。日本醫師協會給出的理由是:“從醫療的非營利原則及禁止(醫保與自費)混合診療的角度來看,國際醫療都是有問題的。”
但這并沒有影響日本政府的決心。為了推動“健康立國”的國際醫療政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甚至在自己的官邸設置了“健康與醫療戰略推進本部”。
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2017年夏天,日本厚生勞動?。üδ芟喈斢谥袊鴩倚l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將出臺一份擁有接待國際病人資格醫院的完整名單,進一步為赴日醫療鋪路。
世界領先的日本醫療
2017年3月28日抵達日本、29日和主治醫生見面、3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