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監管者守住底線,靠罰則靠制度
本應是環保衛士的監管者監測數據造假,比排污單位造假嚴重多了。
責任編輯:陳愷辰
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減輕考核壓力、環境質量達標等目的,行政管理部門指使監測站編造、篡改監測數據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政府和環保部門的公信力,對監測系統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
2017年4月11日,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陜西省委省政府反饋督察意見指出,西安市長安區、閻良區相關人員環保底線意識不強,人為干擾國家空氣質量監測子站正常運行,對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實施造假,造成惡劣影響。
督察組說的事是這樣子的。2016年2月,長安區監測站回遷至西安郵電大學南區動力樓頂,西安市環保局長安區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時任站長李某,利用協助監測站搬遷、調試的機會,私自截留了監測站鑰匙并偷偷記下了監測站監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