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踉踉蹌蹌,而我們在輸出音樂”

“我想打破一種印象,你這個人是中國來的,樂器是中國的。但我是個音樂家,我可以做很多事?!?/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曉佳

2016年7月30日,吳蠻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與華陰老腔合作,舉行音樂會。吳蠻覺得華陰老腔“非常真實”,“不像我們這些所謂音樂廳里頭的音樂家,都磨得光光的。”(受訪者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世界踉踉蹌蹌,而我們在輸出音樂” 琵琶演奏家吳蠻的去與歸》)

從美國圣地亞哥飛往上海的航班上,吳蠻將琵琶小心翼翼地放入行李艙,鄰座美國人看了看這個包裹嚴實的龐然大物,脫口而出:“琵琶!”

吳蠻有些驚訝:“你怎么會認識?”

“我家里就有一把。”美國人有些得意。

2017年4月4日,琵琶演奏藝術家吳蠻從圣地亞哥回國演出前,遇到了這一幕。1990年,吳蠻只身前往美國時,整個西方對琵琶都極其陌生。二十七年里,吳蠻灌錄了四十多張琵琶專輯,五次獲得格萊美唱片“最佳演奏”和“最佳世界音樂專輯”獎提名。美國權威音樂雜志《美國音樂》曾將吳蠻評為2013年“年度最佳器樂演奏家”,這是該獎項首次頒發給一位東方演奏家。

吳蠻最近一次獲得大眾關注,是2017年2月13日。在第59屆格萊美頒獎禮上,紀錄片《陌生人的音樂》獲得了最佳音樂電影紀錄片提名。這部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導演摩根·內維爾執導,講述音樂家馬友友和他創立的“絲路樂團”的紀錄片,主角之一就是吳蠻。吳蠻也是“絲路樂團”創團的主要成員之一。

隨同紀錄片《陌生人的音樂》一同發行的音樂專輯《歌詠鄉愁》,獲得了格萊美“最佳世界音樂專輯獎”,專輯第一首音樂《綠——文森之歌》,是吳蠻創作并演奏的。

《綠》的靈感與吳蠻的兒子文森有關,文森五歲的時候,老在家里哼一個很有東方韻味的調子,她問兒子,這是從哪里學來的,兒子說不知道,自己瞎唱的。吳蠻覺得這很有意思,出生在美國的兒子竟然會隨口哼唱一個富有中國韻味的旋律。她把這段旋律錄下來改編,演奏時,除了琵琶,還加入了笙、嗩吶、手鼓等多種中國傳統樂器。

紀錄片《陌生人的音樂》中,吳蠻的故事從圣地亞哥的一家吉他琴行開始的。她跟一幫朋友在琴行玩音樂,即興用琵琶彈起超人電影《鋼鐵俠》中的音樂。吳蠻還用琵琶演奏過爵士樂;在舞臺劇中出演角色、彈琵琶;玩電子琵琶,把琵琶演奏處理成吉他效果。這讓西方世界對古老東方的琵琶從陌生變熟悉。

對西方人來說,琵琶曾經的確是陌生的。但在1990年代,對吳蠻來講,這也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