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爾露的伊斯坦布爾往事
伊斯坦布爾,這個東西合璧、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城市,曾讓多少外來者在初見之下不自禁發出“Wow”的驚嘆。
責任編輯:楊嘉敏
伊斯坦布爾,這個東西合璧、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城市,曾讓多少外來者在初見之下不自禁發出“Wow”的驚嘆。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
在土耳其修憲公投結束后,伊斯坦布爾的朋友碧爾露從Whatsapp上給我發了條短訊:“我漫長而痛苦的更年期終于結束了!還記得去年我們見面時,我那張好像正在高潮時的紅彤彤的臉嗎?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我現在的臉色是雪白的。”
我當然記得我們上次見面的情形,那是2016年7月25日,我之所以如此確切記得年月,因為那是土耳其未遂政變后的第10日。地點是在伊斯坦布爾時髦的吉漢吉爾區的咖啡館White Mill Cafe。那是伊斯坦布爾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仲夏;那也是一個仲夏天最好的時刻:夕陽西下時分。這一切似乎都預示著一場舒適愉悅的對話即將開始。我等待的重逢對象碧爾露是我再前一年住這里時的Airbnb房東,我們結下了友誼。當我一年后故地重游,我約她見面敘舊。
伊斯坦布爾,這個東西合璧、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城市,曾讓多少外來者在初見之下不自禁發出“Wow”的驚嘆。
城市的動人倒影。
碧爾露通常很準時,但那天她卻遲到了。上次見到碧爾露時,她是披在肩上的卷發,現在頭發直了,她扎成一個草率的小髻,額頭的碎發用發夾夾住,她的臉是潮紅色的,看上去好像剛進行完一場熱烈的家庭大掃除后還來不及沖一下涼。
White Mill Café的土耳其咖啡。
她向我解釋,自己其實剛從一場“戰爭”中收兵:出租車司機在載她來的路上,得意洋洋地訴說自己宰外國人的事跡。她立刻向他宣戰,于是“我們開始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