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對談王澤鑒:中國民法典怎么立

2017年4月18日,海峽兩岸民法學界最權威的學者江平、王澤鑒在北京進行了一場對談。對談由不久前通過的民法總則與即將制定的民法典展開,由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朱慶育主持,北京大學出版社組織。

責任編輯:蘇永通

2017年4月18日,江平在北京家中與王澤鑒探討民法總則及民法典。(南方周末記者 滑璇/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27日《南方周末》)

我曾經提出來,中國最好制定一部開放性的民法。沒有法律依據時,如何確定法源,過去是依政策,現在是依習慣。這就是很大的開放了。

——江平

這么一個大國要有一部民法典作為基礎,承擔體系整合、理念宣示的基本功能。它一方面要鞏固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要發展進步。這兩方面要兼顧,保持平衡。

——王澤鑒

2017年4月18日,海峽兩岸民法學界最權威的學者江平、王澤鑒在北京進行了一場對談。對談由不久前通過的民法總則與即將制定的民法典展開,由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朱慶育主持,北京大學出版社組織。

江平,1930年生,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曾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

王澤鑒,1938年生,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曾任臺灣大學法律學系主任、法律研究所所長,臺灣地區“司法院”大法官。

時代需求與學術配合

朱慶育:民法總則在2017年3月15日通過,10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民法典的第一步。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之后,我們為什么需要民法典?在功能定位上,民法典是被用來改造民眾的生活,還是把既有的生活規則進行體系化整理?

江平:現在的民法總則,將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農村、城市取得的成績,用法典、法律的形式鞏固下來。這三十多年來,農村的改革規模很大。土地過去完全公有,后來是在集體所有制下,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戶承包經營,現在又要促進承包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實現規?;洜I。城市里,憲法、民法通則過去都強調國有企業的不可動搖的壟斷地位?,F在看來,民法總則已經打破了國家的壟斷地位,體現了國家和其他民事主體地位平等。這一點非常重要。

王澤鑒:這么一個大國要有一部民法典作為基礎,承擔體系整合、理念宣示的基本功能。它一方面要鞏固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要發展進步。這兩方面要兼顧,保持平衡。

朱慶育:世界范圍內,十八、十九世紀時,歐洲首先掀起民法典浪潮?,F在,我們也要進入民法典家族了,各國制定法典時的歷史背景有沒有可比較之處?

江平:西方產生民法典時,從政治上來說是穩定時期。比如德國,是在普法戰爭后30年;日本是在明治維新之后。我們現在也是改革開放以后的政治穩定時期。政治穩定意味著沒有風波、沒有動亂,會有很多沉淀、很多經驗可以吸取。這對產生民法典非常重要。

王澤鑒:每部法典的制定都有時代需求、時代準備。像德國,本來拿破侖戰敗后就要制定民法典,但那時政治還不成熟,普法戰爭后的政治局勢還不穩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