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琴學的回歸

隨著近年錢穆、唐君毅與徐復觀各先生的全集在內地出版發行,《愔愔室琴譜》也在內地出版,象征傳統文化的回歸,可謂深富意義。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36年,沈鴻來、蔡德允伉儷及沈鑒治(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27日《南方周末》)

《愔愔室琴譜》,蔡德允著, 重慶出版社,2016

《愔愔室琴譜》為香港已故古琴家蔡德允(1905-2007)老師的日常授琴的教本,由她親筆手抄成冊。她在授琴的幾十年光景里,在譜上不斷批注與潤飾琴曲,她的琴學見解與教學心得,全都反映在這部琴譜上,它讓我們看到一位傳統琴人學琴、彈琴與教琴的自然面目,可以說是古琴傳統風格活生生的素材。

蔡德允出生于浙江吳興,成長于上海,早年就讀于上海南洋女子師范學堂及女子高等專修學校,曾學鋼琴、雅簫、昆曲、詩詞等,畢業后從事教育工作及英文秘書。

1938年,蔡德允在香港從沈草農先生學琴,香港淪陷后,蔡德允舉家與沈先生返滬,因沈先生的關系,得與當時上海琴家查阜西、張子謙等交往,1950年再度回港定居,1953年赴上海省親,參與今虞琴社雅集,在活動中又吸收各家長處,形成獨特的山林文人古琴風格。

1940年代末,內地騷人墨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