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渡口”的擺渡人
潮白河是京東第一大河,也是北京和河北的“界河”。在長達400多公里的潮白河上,只有少量幾座橋能讓小汽車通行。
責任編輯:馮飛
69歲的老李,順著鐵鎖拉渡船到對面北京西集鎮接人。
2017年3月30日上午9點左右,河北省香河縣王店子村最西邊的潮白河畔,一條簡陋的渡船停在岸邊。它由兩條小船焊接而成,上面鋪了一層木板。整條船的面積,也就剛好放得下一輛大型三廂汽車。
69歲的李連站在船頭,帶著一頂印著紅色五角星的鴨舌帽??吹接熊囬_過來,李連搬起船上的幾塊長條形木板,搭在河岸和船頭之間,再把船上的兩根鐵索,拴到岸邊的兩個大木樁上,各繞上四五圈。
固定住船體后,李連站到小汽車前,指揮司機把車輪對準木板,開到船上,再用幾塊木頭,固定住輪胎,然后解開鐵索,像拔河一樣,拉緊過河纜,船就動了。
渡船到岸后,老李拿鐵鏈拴住兩端防止滑動。
當有汽車要擺渡過河的時候,需要把兩塊木板搭在渡船上,在指揮下汽車才能開上渡船。
擺渡人老李蔣一個木塊放在車輪下防止汽車滑動。
大概兩分鐘后,就到了70多米外的河對岸,那里是北京市通州區尹家河村。
船靠岸后,李連再次拴住船體,搭建木板,撤掉車胎下的木頭,指揮車輛上岸。司機的油門踩得有點深,以至于汽車啟動時,渡船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