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區讀者來信】那天,是大伯的生日
5月12日,是大伯的生日。
5月14日,收到奶奶和大伯遇難的消息。希望消失的一天。
責任編輯:馬莉 袁蕾 蔡軍劍
◆那天,是大伯的生日
北川,我出生的地方,那里有我的親人。
地震發生后,和許多在外求學的川籍學子一樣,我只能焦急地守在電腦電話旁,眼看著災難的信息不斷更新并趨于嚴重,電話卻一直無法接通。5月12日,心急如焚,徹夜未眠。
5月13日,終于收到父親發來的短信:“平安,放心。”即使沒有聽見聲音,有了短信報平安,也平靜不少。然而隨后網上開始出現“北川縣至少3000至 5000人遇難”,“北川縣城被夷為平地”的消息,心又立刻懸空起來。收到四川朋友發來的短信,告知北川有山體崩塌,是縣醫院背靠的那一座山,山上有一座 供奉大禹的寺廟。最害怕發生的事情突然上演,心中僅存的僥幸瞬間灰飛煙滅:那座山下,是奶奶的家。
除了祈禱和等待,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什么。只覺得心在隨著時間的流逝碎裂成片。父親打來電話,告訴了確切消息:“包括奶奶在內的四個親人下落不明,他們當 時都在家中,那天,是大伯的生日。”抱著電話,眼淚止不住地落下,父親一直說:“要堅強。”自己的聲音卻亦是哽咽。5月13日,黑暗的一天。
5月14日,收到奶奶和大伯遇難的消息。希望消失的一天。
(四川北川 施雨析 大學生)
◆團結自救力量大
作為志愿者,我們買好一車藥品去震區。給藥,村民都不要:“我們真的很需要,但是從桂溪往上的村子更缺藥,你們運到那里去嘛。”以前覺得很多中國人很自私,但是遇到大事情,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就表現出來了。
繼續往上走,情況越來越糟,村子幾乎全毀。正是黃昏時分,政府在各村發方便面、牛奶和水,拖拉機、卡車一車車往里拉食物,村民都集中在路邊等待。向災民發放藥品,他們一下子蜂擁而上,一度引起哄搶,最后只好放棄了。終于了解到,突然一無所有的絕望情緒有時會很有破壞性,最后我們把帶的藥捐給了江油市政府。
所有酒店、飯館都停業了,我們被收容在一間酒店大堂門口過夜,酒店老板把員工睡的床墊騰了一張給我們,還為我們提供吃的。他們有存糧,附近災民都在這里免費吃。酒店的被子也已征用給了北川來的災民。
老板說,團結起來自救的力量很強大,第一批從北川逃出來的災民,就是江油市一些房地產老板幫忙搭的避難棚。又說,我們都勸阻親戚朋友進來幫忙,因為反而可能會更添亂。老板說得平和,而我則很內疚: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