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廣清產業園:我們從未開過招商會,企業主動找上門投資
作為一個地級市產業園,廣清產業園的成功來源于產業共建政策。有別于以往落后產能梯度轉移的做法,產業共建是政府通過多方扶持,使偏遠地區能吸引更多“優等生”落戶,以實現全面產業升級。
責任編輯:顧策
? 編者按
2017年4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廣東落實“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其中,習近平提出,廣東的新職責新使命,是為全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
作為全國經濟大省,近年來,廣東率先開始探索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這些探索對全國其他地區都具有借鑒意義。
2016年,廣東的GDP為79512.05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在國內制造業普遍不景的環境下,廣東規模以上制造業累計完成增加值28791.86億元,同比增長7.2%。
廣東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經驗之一就是產業共建,促進珠三角對粵東西北的輻射帶動,打造跨區域產業鏈,形成優勢互補的區域產業分工合作格局,實現二者一體化發展。在產業共建過程中,有效避免了復制珠三角粗放型產業發展老路,防止產業園區低水平重復建設。
本期專題選了清遠、韶關兩個樣本,來觀察這些偏遠地區是如何吸引更多“優等生”落戶,以實現全面產業升級的。
廣清產業園入口。
(本文首發于2017年5月4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我們從未開過一場招商會” 》)
作為一個地級市產業園,廣清產業園的成功來源于產業共建政策。有別于以往落后產能梯度轉移的做法,產業共建是政府通過多方扶持,使偏遠地區能吸引更多“優等生”落戶,以實現全面產業升級。
“從未開過一場招商會,好多企業都主動找上門來投資。”廣州(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下稱廣清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黃偉華對南方周末說。他坐在廣清園園區綜合服務中心的10層辦公室里。
從這里,往南可以望到一大片已經平整好的土地,圍繞著這棟12層辦公大樓的是諸多正在開工建設的企業生產基地。南面是以生產改性塑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金發科技,東面是歐派的生產基地,北面和西面則是眾多大大小小已經開工的工業基地。
三年前,在這片1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處仍是遍布雜草的小山頭、坑坑洼洼的水塘以及9座冒煙生產紅磚的大小磚廠。
當時,富強汽配常務副總經理何子杰站在小山坡上,看中了這里的上百畝土地。三年后,廣清產業園已簽約82個項目,近八成的企業都是來自廣州,已有包括富強、金發科技在內的3家企業投產。
作為一個地級市產業園,廣清產業園的成功來源于產業共建政策。有別于以往落后產能梯度轉移的做法,產業共建是政府通過多方扶持,使偏遠地區能吸引更多“優等生”落戶,把同一企業、同一產業的生產環節布局在粵東西北等偏遠地區,以實現全面產業升級。
“高門檻產業園”
從廣州市區一路向西北方向驅車大概一個多小時,下了高速不遠就是位于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南部的廣清產業園的所在地。這里毗鄰廣州花都區,周邊交通四通八達,距白云機場35公里、清遠市城區約20公里,區位優勢非常明顯。
不過這片土地過去因各種原因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