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周萍的時候,你已經到了周樸園的年紀” 濮存昕反思濮存昕

濮哥2017年第一場出臺,是董卿主持的一檔央視新節目。成為這檔節目第一個“朗讀者”的濮哥還帶著李爾王的“殘妝”。

責任編輯:朱曉佳

那時候,不知道為什么,就不喜歡去二樓,二樓是行政樓層,喜歡一層和三層,有排練廳。

不喜歡二樓有一個辦公室是我的,別人來要敲門。不喜歡別人叫你“濮院”、“濮院”,這個詞多難聽。

——濮存昕

點擊視頻 看濮存昕的人生六字秘訣 :玩學做悟舍了

圖片說明...

“白嘉軒是個地主,但他是一個下地干活的地主。”濮存昕說。

2016年年底,濮存昕終于離開北京人藝常務副院長的職位,除開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的身份,他又全身回到“演員濮存昕”。

稱呼“濮院”的,都是外道人。濮存昕說,他喜歡聽人叫濮老師、濮哥。

2017年,濮哥有9臺大戲?!独顮柾酢贰独畎住贰栋茁乖贰度f尼亞舅舅》《茶館》等。

2017年1月,63歲的濮哥在國家大劇院演出《李爾王》。這是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監制的第一臺中國新譯本的莎劇。

4月份,《李白》演過了200場,《白鹿原》即將演過100場。舞臺上的濮哥已經是一個收放自如的演員。“以前《李白》第一場,那么短短的一個開場就汗流浹背,現在幾場下來,基本上就是微微一層汗,沒有淌的汗了,不用那么使勁演,效果反而更好,更能把觀眾帶到舞臺情境中去。動靜相宜,人家看著更舒服。”

60歲那年,濮存昕給自己琢磨到六個字,“玩學做悟舍了”。

“我這把年紀得要有‘舍’的這種能力,喜舍樂施、愿意幫別人、守規矩、給別人讓道,讓出空間來和別人共同發展、共同富裕。我覺得積累到一定程度了,要懂得舍的好處。”2017年5月2日,南方周末記者在南瓜視業的影棚里細細盤問了濮存昕。

濮哥2017年第一場出臺,是董卿主持的一檔央視新節目。成為這檔節目第一個“朗讀者”的濮哥還帶著李爾王的滿臉胡須。

“你從頭到尾使勁,慷慨激昂,似乎不是李白,那可以是屈原,是辛棄疾、岳飛。李白不同于他們的是什么?是突然間會像孩子、完全不成熟、完全天真,赤誠相待。”(CFP/圖)

“濮院”,多難聽啊

南方周末:《李白》在你的演藝史上應該是一個很有標志性的作品。據說于是之先生自己想演這個戲?

濮存昕:是之老師他非常首肯郭啟宏先生寫的《李白》,他們在討論劇本的時候,是之老師也給了很多建議。但是1991年,是之老師的身體已不大好,他擔心可能演不下來,最后就是沒演。后來又定另外一個演員,人家想出去拍電視劇。我父親說要不然你來吧,我是第三個人選。

那時候我還年輕,不知道深淺,橫著腦袋就頂過去了。操持起我的那兩下子,就演起來了,抑揚頓挫誰不會?念念有詞的。當然劇本本身基礎不錯,都說出了一臺好戲,還被介紹到中南海演出,在懷仁堂演過。轉年得了大獎,文華獎里面有劇本獎、演出獎、舞美設計獎、導演獎、演員獎都得了。我自己挺得意。

當時演了三四十場,1993年以后就放下了,一直沒演。那段時間戲劇特別低谷,沒什么人愿意看戲,票房也不大好。十年之后,2003年再演,自然有一個反省過程。

《李白》這個劇本里講的就是進退兩難: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糾結處。說想報國、想走仕途,你又忍耐不了官場的傾軋。退則獨善其身,人又不甘寂寞。其實和我們當代人的心境是吻合的。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不也寫這個嗎?進退兩難,復仇還是妥協,生存還是毀滅。

所以到了2003年,我已經50歲了,又經歷了很多事情,特別是那時又糾結于當不當院領導。那一時沖動說試試干吧,做起來之后后悔了,因為沒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