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 嘴巴、耳朵、眼睛

詩歌是難的,難理解的,無論是古詩還是現代詩,國內的詩還是國外的詩。

責任編輯:朱又可

詩歌是明天的,因為它從昨天到未來。(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5月4日《南方周末》)

詩歌是難的,難理解的,無論是古詩還是現代詩,國內的詩還是國外的詩。詩歌難,因為詩人故意朦朧嗎?不一定。我們經常不太了解別人說的話、寫的詞語。我們不太了解的,也包括朗誦在內,無論是舞臺上的或電視里的朗誦。

聽和看都是一種藝術 (art),真的嗎?反正,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Hans Georg Gadamer ,1900—2002) 100歲時說過:“ 聽是一種藝術。”聽,不只是聽到或聽見,更像是體會。體會什么呢?親愛的讀者,等一會兒。

我們都知道男人聽懂女人的話有困難。那么,詩人是女人嗎?好像是。那么聽詩人聲音的是“男”人嗎?也好像是。聽詩的是“男”的,寫詩的是“女”的,朗誦詩的呢?

為什么“男”人對“女”人,即我們對詩人的話,了解不深?先談嘴巴與耳朵吧。一個聲音不只是唯一的聲音,每一個聲音里有好幾個不同的聲音。詩人或女神的聲音,都是一種豐富的啟示,要不然它是空的。中國當代文學的問題就在這里,它的讀者常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