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

自2013年“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以來,“一帶一路”為全球合作提供了一個新選擇,已由中國倡議轉為全球共識。

責任編輯:曹海東 于冬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大樓和標志(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自2013年“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以來,“一帶一路”為全球合作提供了一個新選擇,已由中國倡議轉為全球共識。

未來需做好不同政策之間的銜接,使“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可實施性與國內一些相關發展規劃實現對接和整體上的系統化和科學化。

“森林峰嶺立,島嶼似星羅”,詩人郭沫若曾這樣描述自己對芬蘭的觀感,現在看來,這個圣誕老人的故鄉將與中國的關系更加密切。

2017年4月初,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芬蘭契機,中國商務部和芬蘭經濟事務與就業部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在中芬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框架下,成立中芬創新企業合作委員會。雙方簽署了8項商業協議,涉及金融、工程承包、清潔能源、食品等領域。

“未來期待可以開通新的海上運輸航線,從中國到芬蘭再到歐洲。中芬之間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可以實現的合作機會很多。”芬蘭農業與環境部長蒂利凱寧說。

自2013年“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以來,“一帶一路”為全球合作提供了一個新選擇,合作重點“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其中,“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

“五通中,政策溝通屬于政治外交范疇。‘一帶一路’外交實際上是通過外交手段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和民心相通,進而推進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志民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策溝通效果整體較好,政治互信明顯增強。”2016年10月,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總結道。

“成果好于預期”

“建設進展快速,成果好于預期”,這是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今年兩會期間對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的總結。

三年多來,&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