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之初,民心相通就被提到重要位置,它是“一帶一路”的基石,是一個龐大的基礎性工程。民心通,則人流通、物流通、資金流通。
責任編輯:曹海東 于冬
2016年8月15日,在蘇丹喀土穆,“非洲光明行”中國醫生龍潭(右二)為70歲的蘇丹老人艾哈邁德·巴西爾(左一)等白內障患者做檢查。
(本文首發于2017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之初,民心相通就被提到重要位置,它是“一帶一路”的基石,是一個龐大的基礎性工程。民心通,則人流通、物流通、資金流通。
從“干杯”開始
葉增雅剛到德國漢堡時,這名華商發現在德國人眼中,白酒只用來處理傷口。這里的人們會說“碰一下”,但是并沒有“干杯”一詞,“干杯”是中國人的白酒文化。
但當地華人圈子把“干杯”的酒文化帶到了漢堡,被請到中國人飯桌上的德國人從這里開始體會到了推杯換盞的樂趣。如今到德國酒吧,會發現年輕人也會舉起酒杯,說一句“干杯”。
“干杯”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了能拿到俄羅斯石油公司的合同,中國公司談判代表不僅要在談判桌上談,會下還要多溝通,增進感情。
同樣,受“干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