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之力】理想主義滌蕩百萬志愿者
四川正在成為中國志愿者理想主義的圣地。志愿者們從四面八方趕往這里,中國人傳統中的守望相助,與舶來的“義工”精神,在目前這個災難之地瞬間凝為一體
責任編輯:趙凌 鄧瑾 實習生 李鵬
這是中國未曾出現過的民間大愛。他們出錢出力、獻血流淚,戮力同心。公民社會的成長讓中國感動,也讓世界感動。
志愿大軍云集四川
四川正在成為中國志愿者理想主義的圣地。
志愿者們從四面八方趕往這里,帶著“做些什么”這個簡單急迫的愿望。
他們中有68歲的湖北老人,也有8歲的綿陽女孩。他們中有退伍特種兵,也有年過花甲的農夫。
數年來在中國沉默發酵的志愿者文化,隨著這支百萬志愿者大軍,獲得了一個集中釋放的機會。
中國人傳統中的守望相助,與舶來的“義工”精神,在目前這個災難之地瞬間凝為一體。
來自共青團四川省委的信息:截至5月19日,通過共青團系統報名參加抗震救災的志愿者達到106萬。據粗略估算,成都市民約占10萬。其余更多來自川外。
除去各地政府、企事業單位組派的大量“成建制”志愿者團隊,由學校組織的大學生約占40%,其余便是個人志愿者。
在眾多的災民點、醫院里,主要匯聚著由學校統一調度的本地大學生志愿者,承擔醫務護理、災民服務、心理撫慰的工作。
在成都,從早到晚地匯聚著拖著行李箱、背著各式包袱的平民志愿者。除了少量的消毒和尸體處理,他們的大部分工作以裝卸、搬運為主。
各種車友會、登山俱樂部一馬當先,嘗試著深入災區,反饋需求信息,募集物資并組織運送。
四川的十幾家NGO在震后三天,即組成“5·12民間救助服務中心”,在災區迅速拓展出10個左右的救助點,并試圖彌補更多人口相對稀疏、政府難以覆蓋的災區。
“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