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告罪今昔

傳統的立法者顯然認識到,基于血緣與親緣結成的家庭有其獨特性,不可以生硬地套用陌生人世界的冰冷規則,如果粗暴地將家庭內部發生的糾紛、輕微犯罪行為拎到國家的法庭上處理,很容易給家庭造成不可逆的二次傷害。

責任編輯:陳斌

在國與家之間,需要有一道矮矮的圍墻,必要的時候,代表國家的檢察官與司法官當然有權強制性越過圍墻,撲入家庭,比如在發生重大刑事犯罪行為時。通常情況下,檢察官與司法官只有在獲得主人許可的情況下,才可以推開民宅大門,介入家庭糾紛。(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2017年5月18日《南方周末》)

都說“有罪必究”,但也有例外:不管古今中外,法律都會將一部分罪行列為“親告罪”,告訴乃論,即在受害人親自提起訴訟的前提下,國家才會啟動追究施害人刑責的司法程序。否則,法院將不予過問,他人與公訴機關均無權提出檢控。

按中國現行刑法,納入親告罪的有五項罪名:侮辱罪、誹謗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家庭成員罪、侵占罪。在大陸法系地區,親告罪的范圍還要更寬一些,比如日本、意大利、韓國的刑法典都將強奸罪列為親告罪,侵犯住宅罪在德國、意大利、瑞士也是親告罪。

為什么國家要放棄對一部分罪行的公訴權呢?且允許我先來講述唐宋時期的兩個判例。

唐時,由于士子在獲得任職之前,需要先通過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