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回訪報告】四川南充:需陪伴的,不只留守兒童

不分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所有的孩子只要愿意來童伴之家玩耍,他們都會悉心陪伴,“強調留守兒童就是貼標簽了?!?/blockquote>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馮佳雯 周棋彬

童伴媽媽楊麗瓊到留守兒童家走訪。(南方周末記者 劉怡仙/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1日《南方周末》)

湖北鶴峰:“憑感覺”式的心理輔導無法解決孩子們成長煩惱,急需專業社工支持。

四川南充:一個“童伴媽媽”要做的事情很多,希望有更多“童伴媽媽”加入進來。

貴州平浪:平浪完小已經收到了四萬余冊圖書,目前的問題是,“缺能管理好的人。”

不分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所有的孩子只要愿意來童伴之家玩耍,他們都會悉心陪伴,“強調留守兒童就是貼標簽了。”

2016年南方周末記者采訪點。(梁淑怡/圖)

“阿姨,我回來啦!”5歲的喜文放學回家,剛一進家門口就往里頭探看尋找他的“童伴媽媽”。

這里是四川省南充市佛門鄉禹王廟村的“童伴之家”。“童伴媽媽”楊麗瓊自2016年1月在此全職工作,負責照看全村39位留守兒童,為他們建檔立卡,鏈接福利資源,開展活動。當然,最重要的工作仍是“陪伴”。

2016年3月南方周末記者首次到訪時,童伴之家尚在籌建,4歲的喜文踩著缺輪的車子,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的媽媽姓假,假的”(詳見2016年3月24日南方周末刊發的《做,總比不做好——留守兒童的“童伴媽媽”》)。時間過去一年有余,喜文成為楊麗瓊依賴的小伙伴,10歲男孩雨豪將在一個多月后見到服刑歸來的父親,而媽媽不在身邊的楊宇則成為楊麗瓊新的特別關注對象。

2015年10月,由中國扶貧基金會、共青團四川省委、中國公益研究院共同發起的關愛留守兒童項目“童伴計劃”啟動試點。在四川省7市(州)、10縣(區)、100村設立“童伴之家”,由村里的專職人員擔任“童伴媽媽”,關愛陪伴留守兒童,反映他們的需求,為他們鏈接資源,協調解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