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淡季價格為何漲個不停?
夏季本該是白酒消費的淡季,但2017年的夏天,市場卻意外迎來了以茅臺為首的白酒集體漲價風。
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劉晨光 李源園 沈欣悅
2017年的夏天,市場意外迎來了以茅臺為首的中高端白酒集體漲價風。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1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白酒淡季為何漲漲漲?》)
夏季本該是白酒消費的淡季,但2017年的夏天,市場卻意外迎來了以茅臺為首的白酒集體漲價風。這究竟是酒廠控量保價之舉,還是供需矛盾所致?
2017年5月30日端午節,凌晨兩點,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在微博上總結了自己與韓志國教授最近一周的“沖突”,表示“以后但愿不再就此事發表意見”。
此前十天,但斌在微博上下注1億元,賭2018年底貴州茅臺(600519.SH)的股價將達到600元/股,他稱,“只要赤水河的水還在流淌,否則你等一千年一萬年也看不到茅臺崩盤的時刻!”韓志國則認為,作為私募經理的但斌增持貴州茅臺的同時哄抬茅臺股價,涉嫌操縱股價、內幕交易和擾亂市場秩序。
進入2017年,股民們眼看著貴州茅臺的股價已經從年初的334元站上450元的歷史高位,不到五個月時間漲幅高達35%。在市場上,消費者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茅臺酒的價格上漲,以及供不應求。
夏季本該是白酒消費的淡季,但2017年的夏天,市場卻意外迎來了以茅臺為首的白酒集體漲價風,茅臺好不容易以“劃紅線方式”把出廠價、批發價、零售價摁下來,市場又傳來五糧液批發價上漲的消息。這究竟是酒廠控量保價之舉,還是供需矛盾所致?
2012年開始,中高端白酒市場受“三公消費”“禁酒令”影響而結束“黃金十年”,此后卻借由“消費升級”再次進入上升通道,更多人相信,漲勢還將繼續。
茅臺再發限價令
市場對白酒漲價的關注,是從茅臺酒開始的。
投資界最近流傳一個段子,“我之前就是做TMT行業的研究的,是以挖掘高科技企業為主,到最近才發現TMT的真諦其實是Tencent and Mao Tai(騰訊和茅臺)”。
2017年5月,騰訊市值超過3000億美元;而在2017年5月23日,貴州茅臺在A股的股價達歷史高點454.2元/股,總市值高達5700億元人民幣,超過英國帝亞吉歐集團(DEO)的763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烈性酒公司。同時,其市值已超過兩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