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 荒腔走板?

感恩應該是一個褒義詞,但為什么感恩教育現在幾乎成了一個貶義詞?

責任編輯:陳愷辰

2016年05月13日,山東省濟南市400多名四年級的小學生和家長來到府學文廟舉行十歲成長禮,接受感恩教育。(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1日《南方周末》)

日前,一段“山西朔州小學生聽取感恩教育集體痛哭”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的學校是朔州市實驗小學,時間是2017年5月10日,“導師”歐陽維建在演講中教育孩子們要學會忍受母親發脾氣,只有如此才能稱得上是一個感恩的人,“如果母親的情緒不發泄出來,會得精神??;母親的情緒如果發泄到老公身上,老公不吃這一套;發泄到爺爺奶奶身上,爺爺奶奶說她不孝;發泄到領導身上,領導說她找死;可憐的母親只能把心里的痛苦,發泄到一個讓她最有安全感、這個人一定是最愛她的人身上,即自己的兒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