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吳文俊先生

中國科學院在1956年首次進行全國性的自然科學評獎,當時只有37歲的吳文俊先生,與華羅庚先生、錢學森先生一樣,獲得了僅有的三個自然科學一等獎。

責任編輯:朱力遠

吳文俊,著名數學家,主要成就表現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等領域。他為拓撲學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至今被同行廣泛引用。(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8日《南方周末》)

如果以是否面見過吳文俊先生,并且多多少少具體得到過他至少一點鼓勵和幫助作為門檻,我想這樣“曾經直接受惠”于吳先生的朋友,恐怕至少數以千計。我是這多少千人中的一員,并且是具體來往很少的一員……

得知吳文俊先生去世,一時頗覺突然。這倒不至于是錯覺吳先生身體還很硬朗,因為先生畢竟已經是望百老人。之所以覺得突然,主要是因為我一直疏于問候,從而吳先生停留在我腦海里面的印象,永遠是他那豁達爽朗的笑容。

論文答辯

還是左再思學長最懂我,所以當天中午就微信轉發一個簡單的帖子,讓我還算比較早得知吳先生仙逝的消息。大學五年級我在拓撲學專門化組研學代數拓撲學時,再思學長已經在念廖山濤先生的研究生,有時就兼一點給我們做輔導的工作。作為北大數學系的學生,誰不受惠于我們的學業偶像吳文俊先生呢?所以再思學長自然就會在第一時間想到,要讓通常消息不大靈通的我也知道這個重要消息。如果以是否面見過吳文俊先生,并且多多少少具體得到過他至少一點鼓勵和幫助作為門檻,我想這樣“曾經直接受惠”于吳先生的朋友,恐怕至少數以千計。我是這多少千人中的一員,并且是具體來往很少的一員,所以消息不大靈通。

中國科學院在1956年首次進行全國性的自然科學評獎,當時只有37歲的吳文俊先生,與華羅庚先生、錢學森先生一樣,獲得了僅有的三個自然科學一等獎。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果。我是跟隨江澤涵先生學習代數拓撲學的,自然對于因為在拓撲學方面做出突破性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