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殺死了那個戈達爾”
導演戈達爾,我非常尊重,他創造了屬于他自己的電影語言。政治人物戈達爾,我并不欣賞。
責任編輯:朱曉佳
拍攝還在世的電影大師戈達爾的一段風流韻事,這使《敬畏》成為了本屆戛納電影節中噱頭最足的電影之一。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8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他殺死了那個戈達爾” 他為還活著的電影大師戈達爾拍傳記片》)
我創作的時候,總是在“一個混蛋”和“可憐的人”之間來回擺動。
導演戈達爾,我非常尊重,他創造了屬于他自己的電影語言。
政治人物戈達爾,我并不欣賞。
——哈扎納維希烏斯談戈達爾
法國導演米歇爾·哈扎納維希烏斯是有名的“拿來主義者”。
2011年,他“拿來”好萊塢20世紀初期盛行的默片風,拍攝了黑白愛情電影《藝術家》,影片中出現了很多經典電影的經典橋段,包括《一個明星的誕生》《雨中曲》等,導演還把男主角喬治放進1920年的默片《佐羅的標記》中。這部“無聲”電影在當年捧得了25項大獎,僅在奧斯卡就拿走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在內的十項大獎。
2017年,他再次“拿來”法國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的電影風格,拍攝了一部以戈達爾為主角的傳記電影《敬畏》,這部影片入圍第70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還未上映,《敬畏》就成為這屆戛納電影節中噱頭最足的電影之一——拍攝一位還在世的電影大師的一段風流韻事,該是多么香艷?
《敬畏》根據戈達爾第二任妻子、德國女演員安妮·威亞澤姆斯基的回憶錄《一年后》改編。威亞澤姆斯基在回憶錄中講述了她和戈達爾一年多的短暫婚姻生活。1967年,戈達爾與剛20歲出頭的威亞澤姆斯基結婚,并讓她擔任自己執導的電影《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