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保護個人信息嗎
如果公民個人都不重視自己的信息安全,怎么能真正減少相關犯罪行為的空間呢?
責任編輯:戴志勇
2016年12月27日,德國漢堡,德國舉行第33屆混沌通信大會。超過12000名的黑客將在為期4天的會議中交流信息安全技術,討論網絡自由等諸多議題。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8日《南方周末》)
如果公民個人都不重視自己的信息安全,怎么能真正減少相關犯罪行為的空間呢?
個人信息保護是世界性難題。不僅因為個人信息的收集、復制、傳播太容易,還因為背后的商業價值被越來越多企業所看到。個人信息具有隱私屬性,什么情況下可以獲取使用個人信息,全社會需要一個基本共識。
201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了《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根據當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特點,對相關犯罪行為的認定、定罪量刑標準,給出了更明確的說明,尤其是對網絡運營者的責任和權利進行了強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