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干部親屬經商“禁令”成效幾何?
從近年來落馬的諸多案例中可以發現,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利用手中權力搞尋租,不良家風成為堡壘從內部被攻破的重要原因。
從近年來落馬的諸多案例中可以發現,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利用手中權力搞尋租,不良家風成為堡壘從內部被攻破的重要原因。
2016年4月18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決定在廣東試點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
廣東省委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并于2016年6月基本完成審核甄別工作。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干部親屬經商辦企業“禁令”,迄今已運行一年時間。廣東省更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全省領導干部家風建設。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家風,強調要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一年以來,以此項試點為新抓手,家風建設在廣東省各地取得重要進展,為全面從嚴治黨添磚加瓦。
畫出紅線,規范干部家屬經商
2016年6月22日至7月22日,廣東省委第十一巡視組對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黨組進行了巡視,發現該單位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利用職務影響經商辦企業問題較為突出,工程建設和政府采購項目存在問題。巡視組建議省食藥監局盡快出臺干部輪崗交流、關鍵崗位回避制度。
領導干部利用職務影響經商辦企業問題并不罕見,有些領導干部自己不經商,讓家屬經商,變相使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經濟利益。這一問題近年來也屢有曝光。
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中央先后出臺20余項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從業行為的制度,但對于領導干部級別、所涉親屬范圍、經商辦企業行為界定等問題,缺乏更為系統、細致的規定。
成為試點之后,廣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于2016年5月正式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廣東省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的規定(試行)》(下稱《規定》)。
廣東全省的審核甄別工作于2016年6月基本完成,需要規范的領導干部全部都作出了選擇,并已進入退出經商辦企業或退出現任職務程序。
實際上,廣東省早已先行一步,在2016年3月上旬,廣東一邊起草《規定》,一邊開展初步申報;5月中旬《規定》正式印發后,又組織了正式申報,從嚴從實、依法依規開展審核甄別。堅持邊甄別、邊退出,并針對親屬退出經商辦企業活動和領導干部本人退出現任職務,明確操作依據。對退出經商辦企業的,堅持“過程留痕、全程監督”。
根據《規定》,規范對象包括廣東省黨的機關、人大機關、政府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人民團體、受權行使行政權力的事業單位中廳級副職(含同級非領導職務)及以上領導干部和省屬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成員。
根據領導干部級別高低、工作崗位性質等因素,《規定》對市級領導干部、正廳局級或相當于正廳局級領導干部以及公檢法領導班子的配偶要求最為嚴格,完全禁止其經商辦企業;對于副廳局級干部配偶、各級領導干部子女及其配偶,則主要限制其不得在領導干部管轄地區或業務范圍內經商辦企業,也不得從事可能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的經商辦企業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使得監督更為全面,廣東省領導干部的家屬還不得在領導干部曾經擔任過領導職務的地區經商辦企業,進一步消除領導干部的職務影響力。
在具體操作上,廣東省在鼓勵領導干部自我規范、及早規范的同時,認真組織審核甄別,加強督促檢查。要堅持職務越高、管理越嚴,對職務高、權力大的領導干部,無論是甄別的把握還是落實常態化監管上都要更嚴。
去年6月前,廣東省對申報有親屬經商辦企業的領導干部進行組織談話。做好政策解讀,明確紀律要求,放下思想包袱;談個人選擇時,認真聽取意見建議,引導本人作出理性、負責任的選擇。督促本人及早啟動自我規范工作。在談話的基礎上,領導干部作出“親屬退出經商辦企業活動”“本人退出現任職務”或“希望組織上予以審核甄別”的選擇,并由單位黨委(黨組)書記簽署意見。
腐敗曝光,不良家風成推手
2016年7月,廣東省紀委駐省國資委紀檢組通報10起省屬企業典型案件。其中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徐向東嚴重違紀,除了收受賄賂,徐向東還與他人違規經商辦企業,受到開除黨籍處分,被企業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其違法犯罪問題和相關線索已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再往前追溯,有關官員違規經商的案件其實層出不窮。
2015年6月27日,廣東省惠州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失聯”3個多月的鐘啟章等3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抓獲。作為惠東縣一科級干部,鐘啟章及其家族十幾人負債高達10多億元。
事實上,此起“小官大亨”案件并非孤例。此前,惠州市環衛局建筑垃圾管理處(正科級)原主任鐘國梁利用公職身份在14個月內非法集資2.03億元。云浮市水務局原局長詹大楊欠債數千萬元被網上追逃。陽江市地稅局程村分局原局長林其軍在2014年9月負債億元“跑路”。這幾起案例暴露出的基層官員直接或操縱家族經商現象之“豪華”,令人詫異。
中山大學行政管理中心教授、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院長肖濱表示,這些案例直接體現了現在對官員以及家屬經商進行制度和輿論監督的重要性。一個家庭里,一個人當官,另一個人經商,“一家兩制”很容易構成官商勾結。
中央紀委駐中國社科院紀檢組副組長高波分析,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領導干部的家庭結構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很多人的家庭成員由原先單一的體制內結構轉向多元化結構,“一家兩制”、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甚至出國的越來越多,這使得傳統的家庭關系、家風家教受到了很大挑戰。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原江西省委書記蘇榮曾在懺悔錄中寫道:“正常的同志關系,完全變成了商品交換關系。我家成了‘權錢交易所’,我就是‘所長’,老婆是‘收款員’。”
從近年來落馬的諸多案例中可以發現,領導干部家屬利用其手中權力搞尋租,不良家風成為堡壘從內部被攻破的重要原因。
筑牢基石,推進家風建設
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全省各地不斷出臺新招數,推動家風建設走向縱深。
江門開平市紀委舉辦“清風沐廉,共筑好家風”領導干部家屬廉潔教育輪訓班
近日,江門開平市紀委等部門聯合舉辦了“清風沐廉,共筑好家風”領導干部家屬廉潔教育輪訓班,對該市黨委部門和公檢法部門科級干部家屬共140余人進行廉潔文化教育,旨在倡導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家屬當好“廉內助”。這次培訓班以現場教學為主,主要組織家屬們“聽”“看”“學”“談”,感受濃厚的廉潔文化氛圍。近兩年來,開平市以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監督管理為契機,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家屬的廉潔教育,通過筑牢家庭“防腐墻”,自覺樹立好家風。
除了培訓領導家屬,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健全。2016年12月,廣州市委出臺《關于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指導意見》,從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個人品德四個層面倡導領導干部帶頭樹立孝老愛親、勤儉持家、睦鄰友善,誠實守信、公道正派、克己奉公,明禮守法、仁愛正義、助人為樂,自立自強、行端表正、尚廉知恥的良好家風,并從“以規立家、以身作則、從嚴治家”三個方面對領導干部培樹良好家風提出了明確要求。
今年4月,中山市部署開展黨員干部“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系列教育活動,除了正面引導外,活動還注重用反面警示案例為黨員干部畫出“底線”。該市紀委選取了一批有教育意義的典型案例開展庭審教育,結合案件特點組織各部門各鎮街黨員干部旁聽庭審。
“作為一名公職人員,更要清白做人,明白做事。通過庭審旁聽活動,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和違法的慘痛教訓,感觸很深。”中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一位參加庭審旁聽的黨員表示。
廣州市從化區則將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抓手,在干部考察中把家風建設情況作為分析評價領導干部治家是否嚴謹、生活是否儉樸、情趣是否健康的重要參考,全方位考準考實干部,防止“帶病提拔”。
“廉潔齊家,領導干部帶頭樹立良好家風。”這是《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的明確要求?!蛾P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也提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
廣東各地從政策出臺到警示教育,從培訓領導家屬到家風建設列入干部考察,家風建設工作已經成為一項系統工程。黨建專家表示,以家庭為單位的傳統文化教育及廉潔教育,已是領導干部廉潔教育所必須。
(來源:南方雜志)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