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百億件包裹,留下百億個廢棄物

2015年我國消耗了99.22億個包裝箱、169.85億米膠帶以及82.68億個塑料袋。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312億件,相當于年人均快遞使用量近23件。

責任編輯:呂宗恕

快遞包裹有毒有害物質檢驗,目前尚無標準。(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15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拆了百億件包裹,留下百億個廢棄物》 )

2015年我國消耗了99.22億個包裝箱、169.85億米膠帶以及82.68億個塑料袋。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312億件,相當于年人均快遞使用量近23件。

作為一項非政府強制性要求,多家公司發起的“青流計劃”“綠色行動”“漂流箱計劃”正在嘗試推動快遞包裝材料綠色化、減量化。

2017年6月5日,京東物流聯合寶潔、雀巢、惠氏、樂高、農夫山泉、聯合利華、屈臣氏、伊利等品牌共同發起了一項針對綠色供應鏈的統一行動“青流計劃”,預計3年內或少用紙箱100億個,這相當于2015年中國全年快遞紙箱的使用數量。

據《2016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312億件,相當于年人均快遞使用量近23件。但那些被遺棄的包裝袋或紙箱去向何處,鮮有人問津。

如果將它們看做垃圾的一環,那么它們只是攝影師王久良拍攝的四百多座垃圾場中的一個微小分子,但借助于電商和物流體系的發展,它們每年正以超過45%的增長率侵蝕原本健康的土地和環境。

據《2016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消耗了99.22億個包裝箱、169.85億米膠帶以及82.68億個塑料袋。

2016年春節,廈門一位網友在微博上自曝因口撕快遞包裝袋,出現皮膚過敏癥狀,甚至出現潰爛,引發輿論對于快遞包裝袋材質的關注。

快遞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已經成為業界的公益共識。

在2016年6月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網絡和包括“四通一達”、中國郵政、當當、蘇寧等物流企業在內的32家合作伙伴聯合啟動了“綠色行動”,旨在從快遞包裝、配送、回收等環節減少碳排放和快遞污染。無膠帶紙箱和全生物降解快遞袋作為菜鳥網絡“綠色行動計劃”(以下簡稱“綠色行動”)的一部分,2016年12月在天貓企業購綠色包裹專區上線。

綠色行動不是電商行業和快遞企業的第一次環保行動。2014年8月,當當網曾在福州倉推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袋,但由于材質薄,韌性不足,影響用戶體驗等原因,在投放市場3個月后停止使用。2016年蘇寧、1號店等商家則開展了以積分獎勵快遞包裹回收的環保行動,但未能實現持續有效的模式。

針對包裝箱、膠帶、快遞袋等包裝耗材造成的污染問題,現在,菜鳥網絡、京東、蘇寧、當當等都在共同發力,試圖破解包裝污染困局。

一個紙箱的誕生史

作為綠色行動的合作伙伴,北京一撕得物流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撕得”)CEO邢凱曾有一段做化妝品電商的經驗。也正是這段經歷,讓他發現用戶對化妝品的感知并非全部來源于產品本身,其包裝也特別重要。

“娃哈哈和農夫山泉同樣的一瓶水,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