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追蹤“原料的原料” 寶潔供應鏈的綠色隱憂
日化行業為消費者帶來美麗與清潔,但鮮為人知的是,其供應鏈上游是一個個環境風險高的化工企業。
責任編輯:汪韜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15日《南方周末》)
日化行業為消費者帶來美麗與清潔,但鮮為人知的是,其供應鏈上游是一個個環境風險高的化工企業。
一份民間報告直指寶潔多家疑似供應商存在環境違規問題。這些問題涉及企業供應鏈綠色表現,不直接指向寶潔的產品質量,與日常安全使用沒有直接關系。
“我們并不是完全針對寶潔,也會關注其他日化品牌,包括歐萊雅、聯合利華如何開展供應鏈環境管理。我們希望這些大企業信息公開。”
日化巨頭寶潔公司應該萬萬沒想到,一則主打“抵抗霧霾”的廣告引來了一份環保組織的調查報告。
“頭屑無處藏,霧霾無所懼”,2017年新年伊始,寶潔旗下主打去屑的洗發水海飛絲將廣告詞與霧霾聯系在了一起。
當公眾還在質疑“洗發水能使頭皮免遭霧霾侵襲”這一賣點時,2017年5月16日,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發布了《寶潔供應鏈污染調研:“治霾”還是“致霾”》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直指寶潔多家疑似供應商存在環境違規問題。這些問題涉及企業供應鏈綠色表現,不直接指向寶潔的產品質量,與日常安全使用沒有直接關系。
位于廣州CBD的寶潔大中華區總部,不同膚色的雇員在高層辦公樓里穿梭。與人才體系的“多國部隊”相似,寶潔中國的市場主要在太平洋西岸,供應鏈體系則遍及整個世界。
日化行業為消費者帶來美麗與清潔,但鮮為人知的是,其供應鏈上游是一個個環境風險高的化工企業。不只是寶潔,報告的背后,還顯露出日化行業對于上游末端供應商環境管理追溯的無力。報告希望促使寶潔等日化企業公開說明其供應鏈上的環境違規問題,并引導消費者關注產品背后的環境隱患。
追蹤“疑似供應商”
從2017年3月開始,經過兩個月的資料搜集,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將矛頭對準了3家寶潔“疑似供應商”:江蘇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興發化工集團以及山東天力藥業有限公司。其中,江蘇澄星和湖北興發集團是上市公司。
——江蘇澄星旗下子公司宣威磷電,曾因“黃磷生產晝夜直排未經處理的含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多次被舉報,舉報材料在2016年7月22日被進駐云南的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