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怕的美已經誕生
人生而向死而生,要如何去死,宗教回答這個問題,詩也是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技術不回答,它是徹底的玩世不恭的游戲。
責任編輯:戴志勇
(圖文無關)小冰詩集只是一個語言游戲而已。只是擔心此事后面的世界觀,一切都交給未來、技術。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15日《南方周末》)
人生而向死而生,要如何去死,宗教回答這個問題,詩也是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技術不回答,它是徹底的玩世不恭的游戲。
最近,一部被命名為“小冰”的機器人寫的詩集出版上市。微軟的設計者寄了些作品給我看,并告訴我“小冰”是用100個小時時間,“學習”自1920年代以來519位中國現代詩人的所有作品,并進行了多達10000次迭代后完成的。
我的印象是,這部詩集提供了一本不好的詩的范例。冷酷、無心,修辭的空轉,東一句西一句隨意組合,意象缺乏內在邏輯,軟語浮詞,令人生厭的油腔滑調,原材料來自平庸之句。這個軟件對詩的理解是電視臺詩歌朗誦會的水平。這個軟件設計不出靈性,設計不了“詩成泣鬼神”。
機器人還有一點無法模仿,就是語感。機器人好像是一種翻譯,它失去了來自詩人生命的語感。就像電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