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惜姣》
幼年看周少麟先生《烏龍院》,麒派的看家戲,角是好角,但總覺得有不足。
責任編輯:朱又可
2016年2月23日,大火青春京劇《惜姣》在沈陽豫瓏劇場精彩上演。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15日《南方周末》)
幼年看周少麟先生《烏龍院》,麒派的看家戲,角是好角,但總覺得有不足。一是閻惜嬌潑辣有余,浪勁不足,二是張文遠是丑角,戲份有限,看不過癮,尤其是《活捉三郎》和《坐樓殺惜》配演,把悲劇感讓喜劇感沖淡。有的時候閻婆也是丑角,則有搶戲之嫌。
后來才知道,周信芳先生的《烏龍院》,已經是經過刪節的“潔本”,因此即便是以演潑辣旦著稱的趙曉嵐,也很難有發揮的空間(趙的閻惜姣、潘金蓮都是經典,而且都是為上海最好的文武老生周信芳蓋叫天配演)。為周少麟配演閻惜姣的,大多數時候是童芷苓,童是以荀派為主的,已經在趙曉嵐的基礎上有突破,但終覺不足。直到李卓群在《烏龍院》的基礎上寫出了《惜姣》,我的遺憾才得以彌補。
李卓群一直強調,《惜姣》是無意間寫的,乃是任務戲,卻不想因此,爆得大名。此劇雖然脫胎于《烏龍院》,但老的戲詞基本沒有,只保留了故事結構,并且賦予了新的意義。這是一種新的改法,五十年代的舊戲新改,大部分對原來的場次加以增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