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神針”煉成記解放軍駐港20年見證人心的回歸
“在香港闖紅燈、隨地扔垃圾等都是違法行為,都有可能會被檢控,違法行為會被記錄在案?!?/blockquote>
與艦艇大隊協同海上救援演練。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22日《南方周末》)
“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接管軍營,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駐軍中校軍官譚善愛的聲音穿越瓢潑大雨。
那一聲洗刷百年恥辱。1997年7月1日,東起沙頭角,南到文錦渡和皇崗口岸,西至蛇口媽灣,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陸??杖姽俦?,從陸地、海上和空中正式進駐香港。
這一晃20年,已轉業地方的張杰,仍時常浮現進港時的畫面:坐在第一輛指揮用的越野車中,拿著兩個對講機,腰上別著BP機和手機,車上還載著一個柜子般大小的電臺。
他還記得,戰友宋開進則握著一束絨布花,不停地向沿途歡送的群眾回禮,七個多小時沒有離手。
“解放軍要來了。”香港電臺當晚反復播送,并預言將出現“水土不服”。
入“香”隨俗
“在香港闖紅燈、隨地扔垃圾等都是違法行為,都有可能會被檢控,違法行為會被記錄在案。”
在資本主義環境中駐軍治軍,確是人民軍隊歷史上開天辟地的頭一回。
“我們學英語、學粵語,還要背誦厚厚的香港法律法規匯編。”張杰回憶說,進港前的四年里,他們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反復推演,反復模擬,真正進港后還是出現了一些意外。
“解放軍偷步打靶”,入港不到半月就遭到港媒批評。1997年7月的一天早上八時許,某旅所屬一個營開始實彈射擊不久,就被香港警察找上門來:“登報打靶時間不是九點鐘嗎?”
緊接著,某航空兵團的一架直升機也提前半小時起飛,轟隆隆,幾乎觸爆了駐軍法律處的投訴電話。
盡管早就知曉香港有嚴格的噪音管理法規,市民也大多晚睡晚起,“還是沒想到這么一個細節會引起這么大麻煩。”
好奇、懷疑乃至警惕的目光,香港社會審視著這支新來的解放軍隊伍。駐軍取消了軍號和呼號,每年組織輪換時不僅提前刊登公告,還要選擇在市民熟睡的凌晨后悄悄進行,而“噪音大戶”某航空兵團更是小心翼翼。
“為了不擾民,我們想盡各種辦法,調整了飛行時間、飛行航線和飛行高度,時間盡量選擇9點到22點之間,盡量避開較大的居民區。”駐香港部隊某航空兵團政委陳文獻對南方周末記者坦言,香港屬于全球飛行密度最高的地區,卻也無法徹底避免飛行擾民。
噪音投訴以新界居多。駐軍嘗試著聯絡當地“鄉事委員會”,并在軍營開放日等活動中傾斜門票。通過一輪輪的溝通與解釋,讓陳文獻欣慰的是,“我們的噪音投訴逐漸減少,2014年三十多起,2015年十多起,2016年只有零星幾起,而且經過核實查證多數還不是我們(駐軍)的飛機。”
2017年6月1日,新圍靶場上,某旅三營九連連長李亞迪正帶領兩名戰士懸掛一面面警示旗。教導員周磊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香港《防衛(射擊練習區)條例》規定,“白天射擊要掛警示紅旗,并須在射擊前1小時掛出;夜間則要懸掛警示紅燈,并須在日落前兩小時掛出;射擊訓練必須提前7天登報公告”。
香港社會高度奉行法治。駐香港部隊法律處處長姜波介紹說,現行八百多部條例、兩千余部附屬立法之中,有近百部法律與駐軍直接相關。
走進駐香港部隊某教導團新兵營,一場駐軍法知識競賽正在進行。對于即將輪換進港的戰士來說,踏上這片土地前都要經過基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