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下雨,也應收費?

雨水費是個讓人費解的概念。有網友質疑,如果連雨水都收費了,那么呼吸空氣是不是也要收空氣費、曬太陽也要收陽光費了?

責任編輯:汪韜

北京宣武區萬壽寺公園,一個孩子在雨水收集回灌井的安全井蓋上玩耍。(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22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國外:繳費已多年,國內:話題尚遙遠 天要下雨,也應收費?》)

“雨水污染是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下雨天走在河邊會感覺非常臭。”

德國結合當地的降雨狀況、業主所擁有的不透水面積計算出應繳納的雨水費,收取標準為每年0.63-2歐元/平米不等。

“雨水費是一種激勵機制而不是簡單的收費機制。政府更應該帶頭去做雨水回收利用設施。”

一到雨季,李迪華就會想起一個悲傷的小故事。

這位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曾考察過德國柏林的一個雨水收集系統,由于設計缺陷,在附近筑巢的鴨子意外游進蓄水池,剛孵出來的小鴨子被淹死了。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雨水如此詩意、浪漫,但是在現代城市中卻會帶來內澇和污染。不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統也會帶來危險,在小鴨子被淹死后,雨水系統所屬的公司大樓停用了這個蓄水池,這個公司也因雨水收集系統未投入使用,被柏林市政府征收了雨水費。

雨水費(stormwater fee)或雨水稅,這項被用來管理雨水的費用已在美國、德國等多個國家地區執行。在中國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背景下,雨水費也被業內不斷提起。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就曾在全國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上表示,要借鑒國外做法,研究實施雨水排放收費制度。

雨水也是污水

雨水費是個讓人費解的概念。有網友質疑,如果連雨水都收費了,那么呼吸空氣是不是也要收空氣費、曬太陽也要收陽光費了?

“曬太陽、呼吸都沒有對環境造成危害,但屋頂、道路、廣場等不透水設施因人類的行為造成污染物積存,使用這些不透水設施產生雨水污染,如果不處理,會對河川湖泊造成嚴重污染。”廣州大學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研究所所長佘年說,“所以,雨水費類似生活污水處理費,污水處理原來也是免費處理,后來才收費的。這需要一個過程。”

暴雨來臨,除了帶來城市內澇,看上去很干凈的雨水居然是“污水”。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初期雨水污染&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