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長大的二次元
在描述95后的關鍵字集合中,“二次元”這個詞是不可或缺的。
責任編輯:陳斌
COSPLAY、動漫、彈幕等組成了二次元——不是在紙面上,就是在屏幕上的二維平面世界,用戶對二次元世界的依賴,是在其中找到共鳴、治愈或者愛;與之相對的是三次元——真實生活。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22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幼態持續”:不愿長大的二次元》)
從社會學角度看,社會越發達,青少年邁過成人門檻的年齡就越延后;城市越現代化,人們的心理青春期就越延長。
在描述95后的關鍵字集合中,“二次元”這個詞是不可或缺的。放寬一些看,“二次元”在90后也是核心標簽,甚至遠及85后。
有人說,“二次元”是“不愿長大”的產物,這個話是有幾分道理的。從社會學角度看,社會越發達,青少年邁過成人門檻的年齡就越延后;城市越現代化,人們的心理青春期就越延長。在發達國家的領先城市,這個心理青春期甚至可以超過35歲、接近4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