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不定義自己,可能更有趣

“辯手的任務,不是替自己說話,而是替那些想說但卻說不出口的人說話?!?/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曉佳

辯論比賽中,即使辯手抽到自己不認同的觀點,也得絞盡腦汁為之辯護。蔡康永覺得這樣做“太違心”,因而他其實從未對辯論著迷。(劇組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22日《南方周末》)

辯手的任務,不是替自己說話,而是替那些想說但卻說不出口的人說話。

如果這人在傳達有意義的事,或是在駁斥荒唐可惡的想法,我就會喜歡他滔滔雄辯,不然就沒什么好喜歡的。

——蔡康永

整整四季《奇葩說》里,蔡康永是唯一一個全勤嘉賓。

每次錄制節目前,蔡康永“會亂翻社會科學類的書,讓心思亂跑一下”,在他看來,這個節目“沒有占據時間,而是拓展了心思”。2017年6月14日,他在臺北家中回答南方周末記者的問題:“家里書多,比較想念的是書,不是家。”

這一天,是《康熙來了》停播整整17個月的日子。這款臺灣綜藝,使得蔡康永和搭檔小S為中國大陸觀眾所熟知。節目停播后,有人感嘆,整個臺灣演藝圈與大陸失聯了。

2017年3月,做客一檔訪談節目時,主持人張小燕問蔡康永,如果要從寫書、電影和主持中舍棄一樣,他會怎么選。“不管選一樣或兩樣,第一個舍棄的,一定是主持。”蔡康永說,“這件事我已經做好了,已經交成績單了。”

放下主持,蔡康永重拾了一些“舊業”,比如電影。早在1990年,蔡康永就參與編劇了電影《阿嬰》,這部被稱為中國版《羅生門》的電影,是女主角王祖賢最喜歡的個人作品之一。2017年5月,蔡康永導演的電影處女作《“吃吃”的愛》上映。

蔡康永可以重拾的工作還有很多,他曾經寫過14本書,做過影評人、時尚設計師,不過他把最主要的精力留給了《奇葩說》。

“聽說有人在電視里面找深度耶。我好詫異。”蔡康永曾經這樣評價電視節目,“電視很方便,但很膚淺,在電視里面找深度,太看得起電視了,太看不起電視出現前的文明史了。”

說起《奇葩說》,蔡康永改了口風。“《奇葩說》不是庸俗的節目,”蔡康永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奇葩說》比過去的辯論比賽有趣很多,不只是邏輯的攻防對戰,而是心思的探險比賽。這節目拓展了人的心思。”

四十多年前就參加過辯論賽的蔡康永,是《奇葩說》里辯論資歷最悠久的人,不過他也是節目里最不遵守辯論規則的人。第四季有一期節目,辯題是“生活的暴擊值得感激嗎”,蔡康永最初像大多數人一樣選擇反方,節目過半卻忽然反戈,轉而支持明顯處于劣勢的正方。

“活著是不是值得感激的?”蔡康永在節目中說,“是值得感激的。而我不認為,有任何一種生活,是沒有暴擊的。”

蔡康永的反戈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第一季《奇葩說》,有期辯題是,如果炸死某個人可以救活另一群人,該不該犧牲那個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