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南橋:一生高考
時隔多年,我仍然覺得,學習的事情不必豪賭。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責任編輯:朱又可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22日)
南橋
現居美國,作家
安徽師大,1990級
我本應1990年參加高考的。
我就讀于安徽桐城中學,“桐中敲銅鐘,童男童女同上學”,學校校風良好,紀律嚴明。學校出過美學家朱光潛、文化部長黃鎮、作家舒蕪等。那時候理科吃香,也人才輩出。比如長征七號火箭副總設計師程堂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總工程師毛萬標。我們那一屆可能是桐中最巔峰的一屆,同學中多人斬獲全國物理、化學、數學競賽的獎項。
高考切實改變了我們很多人的命運。桐城當時經濟并不發達,除城關學生外,大多數是農家子弟。進校時我們有一段時間還用糧票,后來食堂師傅讓我們自己帶米換飯票。為了省錢,大部分人周末回家帶些可以存放的咸菜。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