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動蕩的一年,梨花女大迎來了新校長
“我們度過了從未經歷過的動蕩時期。”5月31日,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創立131周年暨第16屆校長就任儀式上,新任校長金惠淑說。“我決心并承諾會把這次經歷作為轉禍為福的機遇,打造實現飛躍的跳板。”
2017年5月31日,韓國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創立131周年紀念儀式,金惠淑宣誓就任第16屆校長
LiFE學院
“你聽說過LiFE(Light Up Your Future in Ewha)學院嗎?那是一切的開端。”坐在我對面的金潤永放下筷子,從包里抽出筆記本電腦,點開了2016年8月29日發表在Ewha Voice(《梨花女子大學之聲》)的新聞。“去年7月份,學生針對LiFE學院,開始向學??棺h,8月份,我們寫了這篇新聞。”
這是Ewha Voice關于學生抗議的第一篇報道,金潤永作為這份校報的記者,從那時開始關注這事,到我們說話的當下——新的校長選舉結果公布,已經有11個月了。
去年7月,學生們在社交媒體上得知,學校正準備籌辦LiFE學院。LiFE學院是政府的資助項目,專門為正工作的成年人提供繼續教育,學生們在LiFE學院學習結束之后,可以拿到所修專業的學士學位證書。
這樣一個看上去意圖良好的項目,卻在校園里招來一片反對聲。
學生認為LiFE學院設置的專業課程過于關注專門的“技術”,甚至不能算作高等教育,而與“美”、“時尚”、“健康”等相關的專業,只會加固學生的傳統性別角色觀念,這與梨花女子大學自建立之日就鼎力追求的“性別平等”背道而馳。
況且,LiFE學院設立之后,將會按照學院自己的標準來選拔和錄取學生,學生們認為,這對通過大學修業能力考試(高考)進入梨花女子大學的考生而言不公平,也擔心這將會帶來“學位與金錢”的交易。
“更重要的是,我們事先不知道校長(崔京姬)在籌備這個項目,學生們沒有收到任何來自學校官方的通知,我們通過社交媒體了解到這件事時,計劃基本成了定局,她(崔京姬)準備好了要在暑假時著手籌辦,那時學生都回了家,對此可能全然不知。”金潤永反問我:“學生怎么可能不生氣?”
盡管校內質疑聲不斷,7月28日,校董事會還是照計劃在學校主樓(Main Hall)開會,討論關于建立LiFE學院的最終事宜。當天,將近200個學生來到主樓前抗議,希望學校能撤回籌辦LiFE學院的計劃。
這次抗議由學生自治會(Student Government Association)組織,學生們在這棟校園里最古老的建筑前靜坐,她們在那兒看書、吃飯甚至睡覺。接受金潤永采訪的女生說:“我們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反對校董會建立LiFE學院,更是因為我們不能接受崔京姬校長以專制的方式管理梨大。”說這話時,她已經在主樓呆了整整兩天。
1600名警察
會議由于崔京姬校長的缺席,沒能如期進行。
“那是一場對峙,原本校董會想通過計劃,但學生們不停在外面喊‘不要’,就這樣僵著,整整48個小時。”金潤永說,學生們希望能和校長面對面地談一談,兩天過去了,她們一點兒離開的意思都沒有。參加會議的人被困在主樓里。他們對學生自治會提出的“停止籌辦LiFE學院”的提議,始終沒有回復。
48小時之后,崔京姬校長終于發了聲明:她將會在7月30日中午來到主樓和學生面對面溝通。
但讓學生們沒想到的是,兩天的抗議帶來的不是她們期待中的平等交流,她們滿臉疲憊,等在那個頂端刻有十字架標志的建筑下方,始終沒有等來校長,卻見十幾輛警車成隊開進學校,1600多名警察涌向主樓。
在隨后的沖突中,一些學生受了輕傷,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更是一次精神上的痛苦經歷。“你不覺得很荒唐嗎?”金潤永說。她后來采訪到一位在場的抗議者,這名女生目睹了警察用力推搡周圍學生,打破窗戶,把困在主樓里的人帶走。她告訴金潤永:“我再也沒辦法用以前的眼光來看待警察了。”
據西大門區警方說,學校以校董會成員被困在主樓為由,要求警察干預,驅散學生。“當時抗議的學生只有兩三百人,”念到數字時,金潤永提高了音調,“來的警察卻有1600多名。”事件迅速得到媒體關注,在韓國國內傳播開來。學校里的教授聯合發布聲明表示,校方應該立即撤回建立LiFE學院的計劃。
8月3日下午3點,崔京姬校長宣布學校決定停止籌辦LiFE學院。但學生對校長的不滿情緒只增無減,她們繼續留在主樓,開始了另一輪靜坐抗議,現在她們有了新的訴求:校長辭職。
發現鄭宥拉
這已經不是崔京姬校長第一次讓學生們失望了。
2015年,校園里建起一間叫作Pavillion的咖啡館,坐落在正門旁,十分顯眼。梨花女子大學是首爾市內熱門的旅游景點,“開設這間咖啡館正是為了賺游客的錢”,金潤永說,“對學生來說,它沒什么用處。”
咖啡館一側是梨花女子大學博物館,建于1953年,是為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保存本國文化遺產而建,館中收藏了當時教授和學生們收集的民俗物品、木工制品和陶瓷等。Pavillion咖啡館建起來后,恰好擋住博物館,站在正門往校內看時,就不見了博物館的影子。盡管學生們高呼反對,咖啡館還是建了起來。
在2016年的第一個學期中,學校打算通過一項政策“PRIME”,縮減文科專業學生,增加工程系招生數量。這項政策能夠為學校爭取到50億韓元的政府撥款,因此盡管學生自治會組織了24小時的靜坐抗議,“PRIME”政策依舊得到通過,并開始實施。
“我們實在無法忍受校長一次又一次的武斷決定。”留在主樓前抗議的一位學生向金潤永傾訴不滿:“我們也要求過很多次,希望她能在做出決定之前,聽聽學生的意見,但在過去的兩年里,我們的意見從來都沒有被采納過。”
學生心頭累積的不滿,最終被LiFE學院計劃點燃,她們于是懷揣期望等在主樓前,企圖和校長開誠布公地談談,但自從警車開進校園,學生們僅剩的一點兒期望也被擊碎,指向校長的矛頭變得愈發尖利。
8月3日晚,學生們再次聚集在主樓前,這次的隊伍更加龐大,已經畢業的校友紛紛回到學校,參與抗議。據Save Our Ewha(學生們在抗議過程中自發建立的小組)統計,當晚的抗議者多達1萬人,手電筒的光亮驅散了茫茫夜色。
為了安撫學生的情緒,并表示學校愿意為此事負責,10名學校官員遞交了辭呈。學生們卻因此對學校行政部門更加不滿,他們認為需要辭職的是校長本人,一名參加抗議的學生說:“學校的做法根本就是偽善。”
2016年8月10日,韓國首爾,梨花女大學生在ECC建筑集會,要求校長辭職,參與人數多達2萬人
8月10日,學生和校友們在學校的標志性下沉式建筑ECC(Ewha Campus Complex)的狹長走道處,組織了第二次大型集會,參與人數多達兩萬人。
“事情發展到現在,我們覺得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太對。”金潤永掰著手指,把這些事又回憶了一遍,“她(崔京姬)任職的這兩年里,在一些需要商議的項目確定之前,沒有人來問詢我們的意見;有些事情不管我們再怎樣反對,她還是要做;甚至在最后,她叫了警察……”
于是學生們在參加抗議活動的同時,向教育部提出請求,希望政府能派人對之前發生的事做進一步調查。“因為校長的做法太荒謬,整件事看起來不對勁,所以我們希望政府部門到學校來看一看。”金潤永解釋道:“他們只有接到足夠多數量的請求,才有可能來調查,為此我們至少打了2000通電話。”
而當學生們終于爭取到這次調查機會,來到學校的政府調查組卻發現了另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丑聞:學校有不當錄取崔順實(樸槿惠親信)女兒鄭宥拉之嫌。
校長辭職
傳聞一時被炒得沸沸揚揚,梨花女子大學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很多韓國高中生恨不得一天花20個小時呆在學校里,只為考上一所有聲望的大學,甚至對某些家長而言,供養孩子上大學是他們生活的全部重心。”金潤永向我解釋“不當錄取”帶給國人的憤怒:“所以當大家知道,來自權貴家庭的女兒可以輕輕松松被國內最好的女子大學錄取,他們切身感受到,原來政治腐敗離自己那么近。”
9月28日,韓國國會教育文化體育觀光委員會的在野黨議員正式針對崔京姬提出質疑。“不當錄取”由傳聞變成嚴肅質問,這次不只是學生,所有韓國民眾都在等待學校給出答復。
“梨花女子大學違規招收鄭宥拉;鄭從未參加任何學校課程,卻獲得高學分;在崔順實私自‘造訪’梨花女子大學后,鄭的輔導教師就換了人。”在28日的現場會議中,在野黨議員針對以上三點向崔京姬提出了質疑。
崔順實的女兒
而學校對這些質疑一一否認。
傳言中專門為鄭宥拉開設的馬術特長生項目,早在2013年5月就已被學校商議通過,原先僅面向11個運動項目招收體育特長生,但在2014年的申請手冊上,已明確提出增加包括馬術在內的運動項目至23個。
鄭宥拉獲得高學分是由于她按時提交了所有作業,根據學校規定,如果特長生正在參加國際比賽或訓練,便可以不用到校。關于輔導教師更換一事,學校稱,這是老師自己提出的要求。
學生在校長候選人宣傳牌前駐足
學校將對“不當錄取鄭宥拉”一事的解釋與聲明貼在官網上,但這似乎并不能平息爭議。10月7日晚8點,學生和校友在ECC前抗議,繼續要求崔京姬校長辭職。一名在場的學生說:“我不相信學校做出的解釋,校長應該為學校蒙受的恥辱承擔責任。”
那天下著大雨,學生們戴著發光的手鐲,坐在露天廣場的臺階上,她們手舉標牌,上面寫著:“我們要一個公正的梨大。”一些教授也站到了支持學生的隊伍中。哲學系教授金惠淑說:“我們應該建立一套更有效的溝通機制,校園文化中的官僚主義作風也應該得到根本整治。”
10月17日,在崔京姬校長和學生的討論會上,崔明確表示她不會遞交辭職申請,而僅僅在會議過后兩天,又突然宣布自己將辭去校長職位,她在聲明中稱:“辭職是為了延續梨大和諧互信的精神。”
巧合中的巧合
學校生活漸歸平靜,鄭宥拉于10月31日申請退學。而梨花女子大學校長崔京姬涉嫌向崔順實之女鄭宥拉提供特惠這一線索,受到了韓國媒體的高度關注。
10月24日,韓國JTBC電視臺《News Room》節目獨家報道了“閨蜜門”,證明了樸槿惠在總統大選期間乃至執政后,至少數十次在演講前先將稿件發送給崔順實“審閱”。
“閨蜜干政”丑聞徹底激怒了韓國民眾,10月29日,民眾自發組織的第一次大規模燭光集會在首爾清溪川廣場一帶舉行,參加集會者高喊口號要求樸槿惠下臺。自此之后每個周末,民眾都在光化門廣場一帶舉行集會,直至2017年3月,韓國憲法法院就總統彈劾案作出判決,宣布總統彈劾案成立。
發生在韓國的民眾抗爭運動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梨花女子大學也頻繁出現在相關報道中,被引為“閨蜜門”的導火線。
當被問及會不會由于鄭宥拉和“閨蜜門”事件,而對學校感到失望時,金潤永搖了搖頭。“學校一直向我們強調‘女性權利’,是學校教會我們堅持自己的信念,并為之斗爭。”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正是由于學生們的斗爭,才有了接下來的故事,韓國民眾從她們手中拿過接力棒”。
“想想看,如果當時沒有學生打給教育部的2000個電話,今天的結果會不會完全不一樣?”金潤永說:“說實話,我們為學校感到驕傲。”
她同時也想過,倘若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其他學校,學生是否也會奮起反抗。答案是肯定的。“不只是梨大,大多數學校的學生都會參與到這種抗議活動中去,他們會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確的,然后選擇站在正義的一邊。”
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韓國女生安思齊也有一樣的想法。她本科畢業于韓國慶熙大學。去年學生靜坐抗議博得媒體關注,她看了不少關于梨花女子大學的新聞。她想起幾年前自己在慶熙大學參加的抗議活動,也由學生自發組織,表達對學費漲價的不滿。
她說:“這次,我還是打心底里佩服梨大女生的堅定。”
“整件事情像是一環接一環的巧合,梨大恰好是巧合中的一部分。”西江大學的畢業生咸炫在曾和從梨大畢業的朋友聊起這事,朋友覺得學生們之所以如此積極和堅定,與她們接受的女校教育分不開。“但我想,即便事情發生在其他學校,我們也會得到相同的結果。只是我們要肯定梨大為此的付出,她用抗議活動的方式,完成了在這件事中的使命。”
敏感話題
事情發生之后,國民對學校的關注點由“享有很高聲望的女子大學”變為“錄取鄭宥拉的大學”或“學生參與意識很高的大學”。安思齊打趣一位從梨花女子大學畢業的朋友,說她是“韓國水平最低學校的畢業生”。在中國蘇州大學讀書的韓國學生徐多率則說,由于看到學生們的勇敢,他對梨花女子大學的好感度又增加一層。
在梨花女子大學讀政治學專業的中國女生李佳穎覺得,外界對學校的關注有點兒過了頭。“對于梨大學生而言,當時大家都把這事兒看得很嚴肅,事兒一過去,學習、看書,我們該怎樣過還是怎樣過。”
學生們倒也嗅到了校園里發生的變化。校友崔汝真從梨大畢業后,去了政府部門工作,去年學校里的抗議活動發展到十分激烈時,她注意到不少畢業生都回到校園,參加在校學生的靜坐抗議。“以前我總感覺,學生們是很個人主義的。”崔汝真說,這件事之后,她卻能感受到學生、校友之間樂于溝通的氣氛,“大家在有意變得團結起來。”
但學生和老師都不愿主動提起去年發生在學校里的事。對有些學生來說,長達三個月的抗議活動是一場噩夢,讓她們筋疲力盡。在最早組織了兩場抗議活動之后,學生自治會便不再擔當組織者的角色,之后的抗議活動,全部由學生自發組織。
孔智敏是梨大的一位在職教授。當被問到對于學生抗議游行的看法時,她面露難色:“雖說事情過去了,但對之前校長和總統的審判還沒結束,很多問題還沒解決?,F在這些都屬于敏感話題。”
采訪過程中,發給學校教授的采訪函多數都沒得到回復。曾有老師回信表示愿意接受采訪,但又在第二天發來郵件:“由于參與示威的學生目前還不想討論‘示威’這一話題,所以相關問題,我可能沒辦法回答。”
“缺課”也成了敏感詞,老師們對待學生缺課的行為比之前更加嚴厲,這與鄭宥拉的“0出勤率”有關。金潤永說;“老師課上會更頻繁地點名。”孔智敏教授也表示,學生請假變得更難。
“師生之間都有意避免談論去年的事,我們像站在一個巨大的‘Hot potato’上,生怕有什么風吹草動,再次引發爆炸。”說完這句,孔智敏禮貌地笑笑,隨即收起她的講義,離開了教室。
“直選制”校長選舉
2017年5月,距離崔京姬校長辭職已經過去了半年。韓國民眾在這個月里熱情高漲地選出了新總統,梨大的學生也在為月底的校長選舉做準備。
校長辭職后,學生要求學校進行選舉制度改革,希望在下次選舉中,獲得直接選舉校長的權利。在這之前,學生有權選舉校長候選人,校長人選最終由校董會決定。“去年發生的事情讓學生們意識到,擁有一個好的校長是多么重要。”金潤永說:“因此學生們希望直接參與選舉,為自己心中合適的人選投票。”
梨花女大第16屆校長選舉當天,投票所內
據孔智敏所說,相比之前,學生抗議活動結束后,學校開始更加在意學生的需求。1月9日,校董會尊重學生意見,宣布初定校長選舉比例為教授占82.6%,職工占9.9%,學生和校友分別占5%和2.5%。
但學生自治會提議,選舉比例應該調整至教授、職工和學生各占三分之一。針對提議,學校專門為討論選舉制度改革事宜,成立了“四方討論組”,組內成員包括教授、職工、學生和校友。討論組在2月9日至4月14日,共舉行了14次會議,但各方代表還是沒能達成一致意見。
Ewha Voice記者金佳映說:“有許多學生對學生自治會的提議表示不贊同,她們覺得這個目標過于理想化。但同時,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生的選舉比例確實應該有一定幅度的上調。”
教授們也有自己的顧慮,“他們擔心學生對校長候選人不夠熟悉,很難做出明智的判斷。”金潤永說。因此,就要不要上調學生選舉比例、選舉比例上調至多少這一問題,討論組始終無法統一意見。
爭議之中,4月14日,校董會宣布了校長選舉制度的最終修訂計劃,選舉比例確定為教授占77.5%,職工占12%,學生占8.5%,校友占2.6%。梨花學堂主席姜敏秀說:“我們已經等了六個月,不能再拖下去了。盡管不是所有人都對這項決定感到滿意,但我還是懇求學校每一位成員互相理解,積極合作,選出一位好校長。”
選舉日程也最終確定下來,八位校長候選人在5月10日至19日進行五場公開辯論,24日及25日投票結束后,校長選舉結果在5月26日正式公布。
在公開辯論中,許多學生針對去年校內的抗議活動向候選人提問。3號候選人李孔若由于說過“參加示威的學生一定在控制自己脾氣方面存在問題”這樣的話,招來學生不滿。在辯論中,有學生向她詰問:“在去年的抗議活動中,你發郵件示意學生離開主樓,停止抗議,甚至因為鄭宥拉不當錄取事件而被調查,我們應該怎么相信你?”
相比之下,1號候選人金惠淑擁有最多的學生支持者,“她一直站在學生這邊。”金潤永說:“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少有教授為學生說話,而她就是其中之一。”
解放梨花
投票日之前,校園里到處都貼著用以提醒投票時間和地點的紙條:本周三(24日),ECC三星大廳,下午6點截止。
投票地點設在ECC盡頭,從那里推門出來,便是學生去年集會時靜坐的臺階。投票區分左右兩側,學生出示身份證,在左側拿了選票后,走到右側用白布遮擋起來的小隔間,寫好支持的候選人編號,走去投票箱前。投票箱放置在投票區正中間,幾位工作人員正坐在一旁談笑。
吳貞華已經決定要投票給金惠淑,“因為她在去年的抗議活動中支持了學生。”投完票后,她跑著去教堂,趕上了學生每周必須參加的禮拜。也有許多學生站在投票區前的展板旁猶豫不決,看了一遍又一遍,展板上是各位候選人的簡介,貼著她們的大幅相片。
梨花女子大學
5月25日,展板上其他候選人的信息已經被白紙遮住,只留下1號和7號,最后一輪校長選舉將在這兩位候選人之間進行。
那天,投票區攔線外站著安保人員,里面是滿滿當當的人,右側小隔間外面排的長隊拐了幾個S形。投票箱前的工作人員也不再談天,拿了一根長長的戒尺不停地把選票往箱里塞。
很多學生投完票之后,拍下印在手背上的“投票章”,有些還專門帶了相機,在攔線外拍了照片。
“梨大建校131年,從沒有過讓學生參與選舉校長的先例。”金潤永說:“雖然學生們沒有爭取到期望的選舉比例,但選舉制度改革已經讓學生們很開心了。”
校友崔汝真認為去年的抗議活動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有權利參與學校政策的制定,校長選舉制度的改革恰好印證了這一點。她為學妹們感到驕傲:“她們親手選出了一位自己的校長。”
外界也關注梨大的校長選舉,安思齊說,學校的直選制度讓她感動,“在韓國,我們從來沒有這樣選過校長。梨大現在需要挽救形象,希望這樣公正民主的選舉方法能幫她恢復名譽。”
5月26日,校長選舉結果公布,金惠淑成為梨花女子大學第16屆校長。“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吧?”講到這兒,金潤永合上她的電腦:“好在11個月之后,我們終于有了圓滿結局。”
她告訴我,韓國聲望較高的大學都有一個簡稱,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設置,一直沿用至今。例如延世大學叫作統一延世,高麗大學稱為民族高麗,弘益大學又叫獨立弘益。
“梨大呢?”
她拿起筆,寫在我的筆記本上:“解放梨花。”
(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