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幫助災區的孩子?
經歷過地震的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窗明幾凈的教室,他們更需要心理和精神層面的輔導,需要激發起他們重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倒塌的校舍、無辜逝去的年輕生命讓人扼腕,幸存的孩子同樣受到了巨大 的心靈傷害,孩子們情緒的調整、性格的校正、信心的恢復,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唐山地震留下了4000多名孤兒,他們中的很多始終沒有擺脫地震的夢 魘,經常表現出孤獨、任性、粗暴、焦慮或自閉,缺乏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更好地幫助此次災難之后的孩子?
找回一個溫暖的家
首先可以將受到災害影響的孩子分成兩類——
一 類是尚未失去家庭的孩子。這其中包括了父母中的一方可能罹難或致殘、家庭中共同生活的其他親人罹難或致殘、父母雙方均死難但仍然能夠找到直系親屬且親屬有 撫養能力的孩子。這些孩子經歷了對地震的恐懼,感受到親人不在的悲痛,而且家庭生活也受到較大的影響,需要社會各界給予關懷。
對于這部分孩子的救 助應該首先瞄準其家庭,爭取讓他們能夠在災后盡快的恢復正常的生活。為此,政府需要在一定時間之內給予撫恤金,同時也可以考慮提供長期的優惠貸款。社會捐 款也可以直接對這些家庭今后的生活給予資助,有關部門如果能幫助捐助者直接聯系到這些家庭并提供“一幫一”的援助,將能夠讓困難家庭得到更有效的幫助,也 有助于提高捐助活動的透明度。保障家庭生活的重建,才能從最根本上給這些孩子安全感和親情的溫暖,因此對于單親家庭的就業、經濟困難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