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時,香港回贈內地的禮物 跑了20年的火車醫院
第一列健康快車的誕生,源于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背景:香港回歸。而推動這些小火車跑起來的,是20年前一股橫跨香港和內地多部門之間的慈善力量。
責任編輯:呂宗恕 蘇永通
健康快車運行20年來,已為19萬農牧民免費提供復明手術。這是??吭诳κ驳牡谒牧薪】悼燔嚿蟿傋鐾晔中g的患者。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29日《南方周末》)
這是中國唯一一個行走在鐵軌上,且沒有固定注冊地,也無需掛號的免費眼科醫院。迄今為止,它已讓19萬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目前,這列眼科醫院列車正??吭谛陆D什市火車站。這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偏遠小站。三個月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下簡稱“克州”)衛計委干部李瑛都在埋頭修整火車站旁一個大倉庫。先請大伙打掃衛生,又安排不同部門,在干凈的倉庫里裝上旱廁,鋪上自來水管,通好電,還裝上了寬帶網絡。
李瑛這樣做是為了迎接一個流動的火車醫院——2017年5月,一列四節車廂的彩虹色火車被拉進了這個倉庫,車廂中有先進的眼科醫療設備,還有北京三甲醫院的一流眼科醫生。
他們來到這里,是為了給當地貧困白內障患者做手術。經過鄉衛生院、阿圖什市人民醫院、克州人民醫院三輪篩查,患者只要在火車上接受15分鐘左右的手術,幾天后就能恢復光明,一切費用全免。“這邊紫外線強,農牧民的白內障患者太多了,克州人民醫院雖然也能做手術,但貧困農牧民無法負擔費用。”李瑛說,按計劃,兩個月時間將有1000名患者在火車上接受這種手術。
這種復明手術源自一個在火車上展開的“健康快車”的公益項目。眼下,在中國一共有四列這樣的火車,不停穿梭在偏遠省份,每地???-3個月,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治療。
在距離阿圖什市四千多公里的香港,“健康快車”創辦人方黃吉雯坐在辦公室里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第一列健康快車的誕生,源于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背景:香港回歸。而推動這些小火車跑起來的,是20年前一股橫跨香港和內地多部門之間的慈善力量。
會動的禮物;快車香港出發
今年68歲的方黃吉雯出身商界,是專業會計師,曾任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分部)主席。她1980年代開始從政,擔任香港市政局和區議會議員,到了1990年代初,投入籌備香港回歸的事務。
方黃吉雯先被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和新華社香港分社委任為港事顧問,1996年年初加入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籌委會)。加入籌委會不久,方黃吉雯發現,內地很多省、直轄市、自治區都給香港準備了禮物,有屏風、花瓶、雕刻等等,她著急了:香港人該回送什么?
“我們做不了這么多份,只能送一份,所以這份禮物最好貫穿31個省份,所以最好是‘會動的禮物’。”恰好當時印度項目Lifeline Express(生命列車)來到香港籌款,這個慈善項目創新地打造醫療小火車,等于將醫院“搬到”印度貧困地區,方黃吉雯說,這不是很適合在內地復制嗎?
她先將這個主意報給當時的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魯平對此很支持,但考慮到項目涉及醫療和鐵路,魯平又拉來當時衛生部、鐵道部負責人一同商量。1996年10月,方黃吉雯和時任衛生部副部長的殷大奎,以及鐵道部、港澳辦等一行十人,去印度考察了一回。
印度的生命列車創立于1991年,是全球第一列火車上的流動醫院。其操作模式是由印度鐵路部門捐贈火車,NGO運營管理,再組織印度醫生利用假期做義工,上車服務。
“他們的管理相對松散,經常不夠醫生,火車就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