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帶著新番號,融入大軍改

軍改,要逐漸增加各種效能高的兵種,從而改變整個地面作戰力量的結構和樣式。

責任編輯:姚憶江

陸軍領導機構已組建一年多,陸軍朝現代化發展,樹立起建設世界一流陸軍的目標方向。(新華社/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29日《南方周末》)

武德,包括軍史與榮耀等,本身也是戰斗力的構成要素。“新的編號,代表著新的歷史使命、新的歷史責任。”

軍改,要逐漸增加各種效能高的兵種,從而改變整個地面作戰力量的結構和樣式。

年近五十,臉上已寫滿滄桑的戰斗機飛行員李浩,即將到齡停飛。

當戰友和家人都為李浩終于能夠好好休息而高興時,他做出一個讓所有人驚訝的決定:到新組建的無人機部隊去。

2011年春節剛過,李浩告別了親人、戰友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黑土地,“清零”了以前所有的成績和榮譽,成為空軍首批無人機操控員。

一年后,他調入某部改裝察打一體無人機,三年后隨部隊轉隸至原蘭空某部。2014年,在新組建某無人裝備訓練場時,李浩再次成為選調最佳人選。接到通知時,他正在西北參加某大型綜合演習。

從內地轉到邊疆、從空中轉到地面、從座艙轉到方艙、從舵桿轉到鍵盤……媒體對李浩這一段的經歷,有一個簡明的概括——“五次轉隸一路向西”。這樣的歸零轉軌,是90年歷史的解放軍重塑轉型的縮影。

2015年9月3日,習近平主席宣布“裁軍30萬”引起了世界的關注;2016年元旦,《中央軍委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發布并實施;成立十五個軍委直屬機構,劃設五大戰區,新建陸軍領導機構,改組火箭軍。“脖子以上”的改革完成后,隨之而來是“脖子以下”:重塑聯勤保障部隊體系,將18個陸軍集團軍調整組建為13個……

無數個李浩一樣軍人的命運軌跡,在“撤并降改移”的滔滔洪流中,劃出了嶄新的弧線。

軍改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處于這歷史洪流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究竟朝著什么樣的方向在改頭換面?每一位身經改革的戰士,又將面臨什么樣的考驗?

番號變,精神不變

“新的編號,代表著新的歷史使命,新的歷史責任。”

2017年4月27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大校表示,中央軍委決定以原中國陸軍18個集團軍為基礎,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番號分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71集團軍、第72集團軍、第73集團軍……一直順延至83。

“還有幾天,之前服役的部隊就要拆編了,以前的連隊也將不復存在,全部成為歷史。”一位已退伍七年的原陸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