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益訴訟與人民檢察院的轉型

事實上,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和社會對那些無人訴、不愿訴、不敢訴的行政公益案件以及特定的民事公益案件進行公訴,不僅是公訴權理論的題中之義,而且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

責任編輯:戴志勇

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和社會對那些無人訴、不愿訴、不敢訴的行政公益案件以及特定的民事公益案件進行公訴,不僅是公訴權理論的題中之義,而且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圖為某地人民檢察院大樓。(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29日《南方周末》)

事實上,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和社會對那些無人訴、不愿訴、不敢訴的行政公益案件以及特定的民事公益案件進行公訴,不僅是公訴權理論的題中之義,而且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

即將進行的監察委員會改革,對于檢察機關的發展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這個歷史轉折點,人民檢察院下一步如何定位和發展,確實需要認真思考。

公訴權是檢察權的核心

我認為,對于這個問題的思考,要回到現行的憲法秩序中來,而不應急于修改憲法。根據現行憲法第129條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的規定,以及第131條關于“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的規定,人民檢察院的機關性質是法律監督機關,但這一機關授予給該機關的權力卻并非是抽象或寬泛的“法律監督權&r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