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三年,改變了什么

一開始應者并不多,大部分省份申報態度不明朗,學者們對這樣的評比也有些疑慮,甚至有專家在討論階段投了反對票。

責任編輯:何海寧

青島街頭的食品安全便民亭,市民可以在此視頻遠程投訴食品安全問題。(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29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過去是不出事,現在要做出彩”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三年,改變了什么》)

一開始應者并不多,大部分省份申報態度不明朗,學者們對這樣的評比也有些疑慮,甚至有專家在討論階段投了反對票。

一位暗訪成員發現,城市越大,滿意度越低,越到鄉鎮基層,大家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越高。

有專家認為,從長遠看,必須建立科學嚴格的動態退出機制,倒逼地方政府保持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化、常態化。

“小伙伴們!這個電話你一定要接,一定要接,不是推銷不是賣保險,也不是詐騙,而是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的調查電話!”

如果你家在浙江溫嶺,可能會接到這樣“賣萌”的電話調查,這是食藥監部門工作人員在想方設法,讓多一些市民來參與城市食品安全的群眾滿意度調查。

這是一場已行動3年之久的城市創建活動。2014年4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其中即提到:開展食品安全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之后,這項工作改名為“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簡稱“創食安城”。

2017年6月,創建工作進入到一個重要節點,首批試點的15個城市已于2016年底試點期滿,并通過了省級初評和國家層面公示評議,將于6月29日開幕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雙創雙安”成果展示上進行授牌。這場關于由“硬性執法”到“軟性鼓勵”的政府措施試點效果亦將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驗。

“過去都是守底線、不出事,現在是要做出彩、出成績。”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根本作用,是轉變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理念和認知,不僅僅是單純的監管,還應該聯系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從而激發其內生動力。

食安城是什么

“誰了解食藥監局牽頭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什么嗎?”在創食安城之前,地方食藥監部門工作人員丁學文(化名)在一個食品相關的網絡論壇里發問。

當時,國內已經有各種類別的城市創建活動,如國家衛生城市、環保模范城市等。甚至有一些業內人士質疑這是一場“運動”。

2014年7月,為了借鑒、推廣好的經驗,國務院食安辦下發了《關于開展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選取河北、山東、湖北、陜西等4個省份中的15個城市先行開展試點,探索以城市創建為抓手,推進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安全一直是各地監管部門如履薄冰的重點工作,“十二五”末,全國食品生產企業有13.5萬家、流通企業819萬家、餐飲服務企業348萬家。盡管有關部門在不斷提高監管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