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千年

開合清風紙半張,隨即舒卷豈尋常。

責任編輯:吳悠

在某折扇藝術展展出的折扇。(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圖)

編者按:炎炎酷暑,家家戶戶空調不斷。古時候,沒有這般高科技,老百姓消夏多用蒲扇,文人雅士偏愛折扇。如今,折扇已不僅僅是涼友、是工藝品,更是中華傳統文化載體的一種。

“凡紫檀,象牙,烏楮,俱目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之者稱為懷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貴,惟骨為時所尚”

----《萬歷野獲編》

在美學史上,它別有風骨

折扇又名“撒扇”、“摺迭扇”,如其名,用時須撒開,成半規形,聚頭散尾。它構造簡單,扇骨為骨,扇面為皮肉,似美人,形與神不可缺一。尺幅雖小,若能巧思妙用,搭配得當,則濃淡皆宜、繁簡均美。

扇骨決定了折扇的品相、品質,因此在選料上頗為講究。材料上多用竹、木,更有象牙、玳瑁、牛角、獸骨、漆雕。明人文震亨在《長物志·器具》寫道“姑蘇最重書畫扇,其骨以白竹、棕竹、烏木、紫白檀、湘妃、眉綠等為之,間有用牙及玳瑁者有員頭、直根絳環、結子、板花諸式。素白金面,購求名筆圖寫,佳者價絕高。”體現折扇一重在扇骨稀貴,二重在名家書畫。

再者,看重扇骨的工藝是否精美。扇骨的制作考究、工序繁雜,需要高超嫻熟的技術,才能讓折扇松緊合適、收放自如。常見的裝飾手法有浮雕、微雕、嵌骨、嵌螺、嵌銀絲、鏤空、燙花。扇骨的樣式主要體現在兩端的大扇骨上,小扇骨作配合,形成造型。在上面加以髹飾,這稱為漆骨;若不加髹飾,則稱為素骨。另外,有的還要在大骨上進行雕漆、淺刻、浮雕、鑲嵌金銀絲、螺甸等裝飾工藝,以使折扇更加華貴。在《紅樓夢》中,有一經典橋段:晴雯撕扇,原是因為摔斷了寶玉的扇子兩人發生口角——偏偏晴雯上來換衣裳,不防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