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應該向歷史學什么?
在過去的五百年里,歷史學家始終是人群中最敢于向當權者講述真理的,他們善于觀察長時段的社會變遷,勇于向公眾揭露腐敗行為,因此有能力把歷史過程置于更大的背景下加以拷問。
責任編輯:劉小磊
《歷史學宣言》,[美]古爾廸、[英]阿米蒂奇著,孫岳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本文首發于2017年7月6日《南方周末》)
阿米蒂奇和古爾迪指出,在過去的五百年里,歷史學家始終是人群中最敢于向當權者講述真理的,他們善于觀察長時段的社會變遷,勇于向公眾揭露腐敗行為,因此有能力把歷史過程置于更大的背景下加以拷問。
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旨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此時距其前任奧巴馬批準簽署這個文件還不到一年半?;乜礆v史,美國政客這樣無視大國信譽已不是頭一回了。2001年初,身為共和黨人的小布什總統一上臺就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當時距其前任民主黨總統克林頓簽署這份文件不過四年。
在20年的時間里美國兩次締約又兩次毀約,說明氣候變化問題在美國總統那里已不是一個科學問題,而主要是意識形態與政黨立場問題。特朗普不過是踐行自己在競選總統時的諾言而已,他聲稱退出《巴黎協定》是為了保護美國人民的利益,使這個國家重新強大起來,背后的目標則是眾多草根手中的選票。
共同的挑戰
這種政治蹺蹺板的現實及其危害,在不久前出版的編史學著作《歷史學宣言》中得到了深刻的剖析。對于當今世界呈現的加速上升的種種危機與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該書一開始就發出了尖銳的責問:
安全在哪里?自由又在哪里?我們的子孫能夠稱之為家園的地方何在?你找不到一個長期的公共機構來回答,根本沒有人試圖回應上述重大的時代變遷。……在這個不停競選的時代,政客們籌劃問題的時限只是下一次的參選。他們在公眾演說中當然會談到后代子孫的福祉,但二到七年的任期決定了哪些問題必須優先解決。其結果,便是少有資金投入到凋敝毀損的基礎設施和學校教育,更多的資金被投入到增加目前就業的項目。
《歷史學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