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辛:“時代需要怎么樣,我就怎么樣”

“我去到哪里,都會看那個地方的規矩?!彼f。

責任編輯:朱曉佳 實習生 來雨桐 陳瑞迪

讓周冬雨出演《喜歡你》,一度遭到集體反對。陳可辛的一個制作人氣得“把頭發都抓得要掉下來”。(劇組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7月6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時代需要怎么樣,我就怎么樣” 實用主義者陳可辛》)

以前有朋友送過陳可辛一條領帶,上面寫著:“I’m a man with no conviction”(我是個沒有信念的人),他認為這是對他“實用主義”最好的注腳。

“我去到哪里,都會看那個地方的規矩。”他說。

陳可辛是一個精明的實用主義者。

對于這樣的評價,陳可辛是接受的。以前有朋友送過他一條領帶,上面寫著一句英文:“I’m a man with no conviction”(我是一個沒有信念的人),他認為這是對他“實用主義”最好的注腳。“時代需要怎么樣我就怎么樣。我覺得人是要變通的,不要很死板地面對一些東西,原則是應該變的。”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香港回歸20周年,陳可辛“北上”了12年。20年里,來自港澳的電影人越來越能把準內地電影市場的脈絡,2016年國產電影票房前五名,四部出自港澳導演之手。票房最高的《美人魚》,擊敗了所有進口大片。

12年里,陳可辛也吃過苦頭,大片《十月圍城》《武俠》票房失利,他與內地資本、合伙人不歡而散。好在《中國合伙人》為他贏回了票房,《親愛的》為他贏回了口碑。后來的《七月與安生》、、《喜歡你》面向內地年輕市場,表現都不錯;內地網劇成了新流行,他也毫不遲疑地要搭上這趟快車。“我去過美國拍片,也做過泛亞洲的電影。我不知道哪里是我的地方,我從小就在不同的地方生活,所以我去到哪里,都會看那個地方的規矩、那個地方的文化,然后盡量去吸收、去學習。”陳可辛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2015年,陳可辛宣布要拍電影《李娜》,兩年過去,這部備受關注的電影仍在舉步維艱地修改劇本。最初,《李娜》設定的主流觀影人群是“80后”,但陳可辛很快意識到,中國電影的主力觀眾已經換成了“90后”“00后”。“他們會非理性消費”,陳可辛說,&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