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身份證”,多交一毛多 綠色電力:“希望更多企業覺醒,主動使用”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逐年增加,成為全球第一。但是可再生能源不能完全上網,棄風棄光現象嚴重,很多都被浪費掉了,我們希望更多企業能覺醒,主動使用?!?/blockquote>責任編輯:汪韜 實習生 潘秋杏 王江濤
2017年1月,空中俯瞰浙江省慈溪市周巷水庫和長河水庫水面上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本文首發于2017年7月6日《南方周末》)
包括中國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在華分公司,像蘋果這樣承諾在華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的企業已有43個。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逐年增加,成為全球第一。但是可再生能源不能完全上網,棄風棄光現象嚴重,很多都被浪費掉了,我們希望更多企業能覺醒,主動使用。”
2017年7月1日起,購買綠色電力的“身份證”——綠色電力證書,在除去原來已交的電費外,每度電還需要額外再出至少0.176元,以證明購買了綠色電力。
一想到開燈,深夜到家的尹莉有點欣喜。她剛剛花176.6元購買了來自河北省尚義二工地風電場、包含1000度電的風電綠證。
作為氣候組織員工,尹莉等待這一天很久了,這個環保機構一直推動企業使用可再生能源。
2017年7月1日起,對于“有情懷”又“不差錢”的單位和個人來說,在“中國綠色電力證書認購交易平臺”上購買綠色電力的“身份證”——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即證明消費了綠色電力。
“綠證”制在2017年年初推出,目前已經發放了數百萬張綠證。截止到7月5日18點,共有822名認購者自愿購買了1211個綠證。
無論是情懷還是責任,約占全球用電量一半的企業用戶在可再生能源使用中的表現舉足輕重。蘋果公司在2017年4月20日發布聲明,承諾在供應鏈、產品生產等過程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據南方周末了解,包括中國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在華分公司,像蘋果這樣承諾在華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的企業已有43個??稍偕茉吹膬r格持續下降、綠證制度的執行,承諾的隊伍還在不斷擴大。
“中國企業的意識要落后一些”
100分的承諾不只是企業自己作出的表率,背后還有環保組織的推動。
2014年,環保機構氣候組織發起了一系列企業聯盟,其中就包括RE100(可再生電力100)。2015年前,已有荷蘭皇家電信集團、微軟等11個國際公司實現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
這一聯盟聯合了管理資產額超過20.7萬億美元的679家企業及投資機構,多為全球知名企業。2015年底,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通過之后,有更多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