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打假人的灰色江湖|深度
網絡平臺的打假就是簡單的「四部曲」:找低價的單,確定目標;套賣家的話;下單;申請僅退款。
網絡平臺的打假就是簡單的「四部曲」:找低價的單,確定目標;套賣家的話;下單;申請僅退款。
吃的零食,穿的新衣,玩的玩具……統統不花錢,還能靠不花錢的東西賺錢,什么工作這么爽?
聽著天方夜譚一般的生活,偏偏就成了某些人的日常工作,他們是一群聚集在灰色地帶的「網絡打假人」。
兩三年前,法律法規中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加大,對商家的懲罰性賠償增加。加上電商平臺的興起,打假人尋找打假對象、打假取證等操作流程都更加方便,網絡打假人的數量迅速增加,并在網絡上形成了打假與反打假攻防對立卻又互相臥底的灰色江湖。
數百打假群分享「打假教程」
今年二月,網友「浪人」第一次接觸到打假。
那天他和平常一樣登錄手機QQ,出于好奇心點開一個QQ群鏈接,突然發現了打假QQ群的存在。
進群后,浪人發現,所謂打假就是「買東西不要錢,還能索要賠償,而且合法」。于是,浪人搜索加入了更多類似的QQ群,準備成為一名打假人。
剛開始的幾天,他只要有空就會點開QQ群,看前輩們聊天,看群文件中的資料,這些群里都會分享「打假教程」。
他說,自己不會漏過任何一句話,如果有人交流打假方面的問題,或者提到打假的具體流程,他就會特別注意。
很快,浪人將觀察付諸實踐,「大不了就退款退貨,也虧不了」。
抱著這樣的心理,浪人在某網絡平臺買了一件短袖,然后以假冒品牌為由,申請了僅退款。
賣家同意了,「比想象中容易」,他白賺了一件短袖穿,第一次打假的順利讓他對自己更有信心。
之后打假的時候,浪人會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買?!鸽m然打假不能讓我發家致富,但至少能讓我不用為衣服啥的煩惱」。
他還在群里自豪地說到:「打到的衣服我都沒拆,放著」。
現在,浪人不用為自己的穿衣問題煩惱了,他朝著創收的目標努力。他花費最多的一次打假,目標是魔音耳機,650元一個,浪人一口氣買了八個。吃貨打假成功后,他轉手把這些耳機都賣了出去。
頗有心得的「浪人」成了群主,在一個剛剛建立的500人打假QQ群里,群主浪人迅速上傳了109個文件,有「打假流程入門」等為小白掃盲的資料,有供打假人參考的各種法律法規和對照表,也有實用的舉報函、控告信、和解函等打假必備文書。
在過去的三個月里,這些資料就是浪人學習打假的「課本」。
據浪人總結,網絡平臺的打假就是簡單的「四部曲」:找低價的單,確定目標;套賣家的話;下單;申請僅退款。最難的是套話,賣家承認了自己的商品是假冒、仿造的產品,后面的流程便是水到渠成了。
這種留貨退款的打假方式在行業內叫「吃貨」,實際上利用了賣家的賠大不如賠小的心理。
浪人最近花買了200多元買了一個小玩具,叫指尖陀螺,從上海發貨,包郵。到手后,他要求退貨退款。最后賣家白送了他兩個指尖陀螺。
他分析說,這種小玩具的成本都不超過20元,如果賣家接受退貨,來回的運費他都要承擔,劃不來。還不如直接把東西送給買家,掙個好評。
5月5日,南都周刊記者加入的打假QQ群里,也跳出一個「打假教程」鏈接,點開后出現的是另一個QQ群的名片。這個群的標簽上寫著「打假」、「行業交流」、「消費者維權」、「正義」••••••這是一個典型的打假QQ群,全國各地的打假「散戶」就通過這些QQ群尋找同行、招募合作伙伴。
僅在QQ平臺以「打假」為關鍵字搜索,能找到179個類似的QQ群。打假人們自稱「協會」、「總部」、「職業」、「精英」,還有為特定品類,如食品藥品、手表建立的群,成行成市。
當然,打假不可能一帆風順。浪人說他的失敗經歷很多,但是只跟記者透露了打假京東E卡的那次。他原以為E卡是虛擬產品、違禁品,想要求商家賠償,最終卻以失敗告終。購買京東E卡的300多塊錢留在了浪人的京東錢包里,「只能在京東商城花」。
「你要不要買個視頻學打假?」
五一過后,浪人開始在各種QQ群中發群廣告鏈接,宣傳自己的新群。不少人通過這個鏈接加入這個新群,一人又邀請另一人,短短兩個星期,群里就有超過300人。
另一個已經有1925個成員的打假群,在記者打開QQ的兩分鐘里,又增加了3個人。
記者剛加入幾個打假QQ群沒多久,就有人私聊兜售學習材料。
「你要不要買個視頻去學學如何打假?50元,有視頻,各種法律法規,案例,訴訟模板?!?/p>
記者剛拒絕這人,就在群里發現一條警示公告:
打假群里也是騙局叢生,這條公告一下引出了三個曾經拜師受騙的打假人。
打假群里也是騙局叢生,這條公告一下引出了三個曾經拜師受騙的打假人。
一個網名為「職業打假 拜師滴滴 主打手機」的打假人之前在群里私信招收徒弟(后簡稱「拜師滴滴」),承諾「拜師666(元),免費帶(打假)三次,教打手機,平板、筆記本都可以,有什么不懂隨時找我?!?/p>
剛加打假群的都是打假小白(新手),對相關法律、打假流程絲毫不懂,有人來收徒弟,魚很快就上鉤了,上次被騙的,至少有三個人。
剛加打假群的都是打假小白(新手),對相關法律、打假流程絲毫不懂,有人來收徒弟,魚很快就上鉤了,上次被騙的,至少有三個人。
受騙者「你是我的信仰」和名為「祁同偉」的網友正在聲討他們的「師父」,在「師父」的指引下他們購買了手機,但之后同「師父」聯系,他總是推托自己在外面或手機沒電,也拒絕給徒弟提供手機號,并說:「打QQ電話就可以,隨時在線?!?/p>
拖了很久,「師父」沒有教下一步,慢慢也聯系不上了,「你是我的信仰」和「祁同偉」這才意識到不對,在群里討伐曾經的「師父」。
剛剛向記者兜售打假教程,裝作已打假多次的「淚光在閃爍」也在聊天中露出了馬腳,他是被騙的第三人,只是上當金額少一點,「淚光在閃爍」被「拜師滴滴」騙了200元,「說是帶我打vivo7,后來一直聯系不上。他當時說他是管理員,不可能騙人?!?/p>
管理員諾丁漢在群里質問「拜師滴滴」:「能不能打成功?不能打成功,就把車費退給別人?!?/p>
沒有得到回復,諾丁漢又在群里安慰受騙的小白們:「哎,你們咋那么容易上當呢?我已經把這個拜師滴滴取消管理員了,在群里招搖撞騙!」
在這種一兩千人的大QQ群里,找徒弟只是其中一種建立小團體的方式,更多人希望建立合伙關系。
小團體打假被稱作「開車」,服裝打假叫「服裝車」,食品打假叫「食品車」。面對單價高的產品或者購買量大的打假項目,打假人就在群里「開車」,招募合伙人。不時有小白喊話,表示希望能夠「上車」,跟著老手撈一把。
商家與打假人的貓鼠游戲
混雜在打假群中還有一些是「反打假群」,記者剛加進去,就看到群里的「你好帥」說道:「我遇到過打假人,艾瑪嚇死我了,如果是普通的還好說,怕是專業的?!?/p>
群里有人應和:「職業的那你就完了!」
反打假群是由賣家或者律師建立的群,同樣也是一種行業交流。小商家們抱團,通過信息共享反打假。
記者在這個群的共享文件里發現了好幾份黑名單,上面記錄了打假人的ID、電話和收件地址。這個名單有4800人版本的,有7600人版本的,名單更新到了2016年6月27日。
根據杭州市市場監管局不完全統計,2016年,杭州針對各個互聯網平臺投訴的職業打假人有超過1700多人,涉及投訴是5萬多件。
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工商局)網監辦主任呂國威在3.15的一場與阿里巴巴平臺商家的對話中,提到:「(職業打假人的投訴)給這個平臺和我們行政機關也造成了比較大的壓力」。
QQ群里最常見的開場白是:「這種能給他發貨嗎?」「此人是專業的嗎?」「被投訴了?!钩嗽谌旱墓蚕砦募袑ふ医鉀Q方案,有經驗的同行會在一旁出謀劃策。
網名為「落幕」的商家賣了39元的商品,現在被打假人起訴,店不得不暫時關停。
「落幕」在群里說道:「他和我私了,賠一千就算了,我沒理他,我要跟他打官司打到底!」
官司該怎么打?群文件「被職業打假敲詐—打假工商流程」就有指導。如果金額較少,商家可以選擇不協調,并走司法程序進行起訴;因為金額少,打假人最終放棄的幾率大。
另外一種情況涉及的金額較大,解決方法也不一樣,但核心思想都是一個字:拖。
打假人在「上車」時,往往先買幾件。涉及金額不大時向商家要求賠償,商家往往愿意接受調解。
「最初的第一筆,不愿添麻煩,心想答應也就答應了。答應就會錄筆錄,簽字蓋章,這時候就是最大的坑了?!褂薪涷炚咛嵝训?。
職業打假人第二次購買就是大金額的訂單了。如果商家不答應第二次的賠償,打假人就會以第一次賠償作為證據。因為商家曾經承認了錯誤,第二次也只能吃啞巴虧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接下來工商也有很大幾率通知我們的虛假宣傳或者什么違規,所以工商這邊也會處罰,通常是1萬、2萬、3萬、5萬,也有10萬的?!?/p>
惹上了這樣的「麻煩」后,商家的對策往往是藏起來、拖時間?!腹ど倘绻也坏缴碳?,他們就會自己結案」、「如果找到商家,就說臨時有事,有事要出國,去外地等等」。
現在的商家在回答買家的問題時越來越謹慎。不管是你是真消費者,還是真打假人,商家面對敏感問題,一律回復一個純潔的微笑。
在反打假群里得遵守保密原則,直接發店鋪鏈接,或者暴露店鋪的名字是大忌。因為在這些反打假QQ群里常常埋伏了打假人,太過張揚會吸引打假人的注意。
同樣,打假群里也埋伏著商家,反打假群的魚總調侃說:「商家群一群打假的,打假群一群商家觀望的?!?span class="cm_pic_author" style="color:#AAA;">(資料圖/圖)
同樣,打假群里也埋伏著商家,反打假群的魚總調侃說:「商家群一群打假的,打假群一群商家觀望的?!?/p>
在這個打假和反打假的消息集中地,買家和賣家隱藏在一個無害的ID后面,尋找著自己需要的信息。知己知彼,方能見招拆招。
保健品企業每天排查大單反打假
今年3.15前夕,連云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消費權益糾紛案件審理情況,并提出法院對于職業打假人對商家進行懲罰性賠償的要求,將不予支持。
其實,早在2016年8月份,工商總局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時,就提出要將職業打假人排除在消法保護之外。
但是,職業打假人與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并不容易區分。QQ群里的打假人早就看到這個變化,群文件里也分享了相關的報道。
但對他們來說,這仍然是一個灰色地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QQ群仍然不停跳動保持著活躍。
雖然大型企業很少混跡于QQ群,但他們也是打假人眼中的肥肉,尤其是保健品企業,打假團來襲,他們不得不嚴防死守。
廣州一家保健品企業負責電子商務產品的吳經理告訴記者:「我們每天的大單都會進行排查,大單我們會晚一些發貨,先給這些客戶打電話,確認他確實要買這么多?!?/p>
吳經理介紹說,為避免「受害」,企業內部有嚴格的自查體系。大型企業會對產品質量和宣傳用語進行嚴格排查。技術部會負責產品工藝生產、保質期和功效成分的排查;品牌部結合廣告法進行排查;產品部結合食品藥品相關法規進行排查;法務部也會協助。
在「咨詢—購買—發貨」這個環節,商家也會慢慢確認這名客戶是否為打假人。有些大型企業根據購買量辨別,如果買家是新客戶,第一次的購買量很大,店鋪當時沒有促銷活動,這樣的買家就很可疑。
此外,店家也會觀察賬號的信譽度,如果是新注冊的,商家往往將其判斷為小號;也有一些買很多的,在買之前沒有同客服要求優惠,這樣的客戶也會引起商家注意。
「但是很多職業打假人有‘反偵查’能力」, 吳經理說,他們公司就遭遇過一次打假風波。
這場風波起源于知乎的一篇高贊回答,這篇回答第一句話就是:「這篇文字,價值至少10萬,拿走不謝?!菇又?,文章以某品牌的猴頭菇口服液為例子,講述了作者——「月下」打假的經歷。
這款口服液最初在廣告中稱「胃炎、胃潰瘍患者預防復發者」可以使用,而這樣的句子,據月下所說,違反了保健品規定的第二條: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這篇打假經歷獲得了13k贊同,2.2k評論。最終月下這一單掙了1300元,實際上,這是月下打假掙的最多的一筆。
打假經歷之下,反對月下的聲音也很多,月下回復說:「有很多人說這個項目不道德是吧,我覺得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你站在賣家的角度來看,我說賺點小錢不容易,反正消費者角度來看,你覺得這只是規范市場的好事情?!?/p>
受這篇文章影響的,除了大量圍觀的知乎觀光團,剩下的影響自然覆蓋在吳經理所在的企業上。企業淘寶旗艦店訪客流量突然增加了五六倍,一天的訪問量達到了5000。
從知乎引流到旗艦店的訪客以「觀光」為主,實際購買并向工商局投訴的只有兩人。
吳經理向記者表示,他們已經給當地工商局發了解釋函,不會對這些職業打假人賠償?!敢坏┐饝艘粋€人的要求就會有一窩蜂地上來,無休止的。而且我們也沒有違法的地方」。
遭遇知乎觀光團圍觀事件后,該品牌直接刪除了有歧義的宣傳語,并重新培訓客服人員,因為通常消費者在問到保健品的功效時,還是把保健品當作藥品來問。
吳經理說:「如果客服說有效,那就中招了,因為你不能宣傳效果嘛。但是你要是說沒有效呢,人家又不買了。所以說我們既要達到我們既要解釋自己如何起到保健功能,但是又不能說自己有效?!?/p>
對于月下,精瘦的吳經理背靠沙發說道:「沒有必要理他,浪費時間?!?/p>
職業打假將失去法律法規支持
商家小心翼翼,嚴防死守;職業打假人則穿梭在各大商場,流連于購物網站,瞪大了眼睛尋找不符規格的產品,期待能做一個大單。
2015年12月2號到8號,職業打假人徐大江在廣州的天河商場鎖定了目標——一款意大利香草香料。徐大江發現,這瓶香料里添加的「獨活草」不符合中國的食品安全標準,可以打,于是,他在7日內分兩次購入388瓶香料,總計18063.22元。
2016年4月15日,徐大江向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天河商場退還貨款18063.22,還要求生產香料的廠家??怂故称酚邢薰举r償180632.2元。
按照職業打假人的打假流程,徐大江提起訴訟前的4個月必定經歷了長時間協商和調解,走向法院,宣告著多方的調解失敗。
在法庭上,天河商場和??怂构镜膽B度依然強硬,天河商場表示:「產品質量合格,沒有質量問題,進貨渠道清楚,具備食品銷售經營資格,沒有違法之處?!垢?怂构緞t稱:「‘獨活草’在我國存在飲食習慣,屬于傳統食品,不屬于新食品原料?!?/p>
藥用價值是徐大江死咬的關鍵,因為《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條例中有明確規定,具有藥品功效的材料不能在食品添加;但如果材料在藥食同源目錄中,可以添加;而「獨活草」不在藥食同源目錄中。
但同時《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也規定,如果是規定的有傳統食用習慣的食品,企業可以結合該辦法,依照《食品安全法》規定執行,這是??怂构镜牧⒆泓c。
法院并沒有糾結于「獨活草」的藥用價值,而是判定徐大江購買香料的目的并非正常生活使用,而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職業打假行為,駁回了徐大江的訴訟請求。
法院的依據是16年8月新發布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里面寫到:「以營利為目的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行為不適用本條例?!?/p>
徐大江的案例被在網上公布,網民在留言中唇槍舌戰,點贊數最多的「蔡建新」說:判得好,法律的基礎精神是維護社會秩序,而不能成為少數社會垃圾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
有人支持職業打假,「良辰&美景」就稱:一審又不是終審。每個人未必都會成為商家,但是都會是消費者,你今天替奸商說話,明天奸商欺壓你的時候別哭爹喊娘。
事實上,什么是「以營利為目的」,目前并沒有統一的認識。廣東東方昆侖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曹晶晶表示,「第一,有的法院認為,不是生產經營者,就應該屬于消費者。第二,法院出于保護弱勢群體的考慮,對于‘以營利為目的’的認定非常嚴格,法官常常知道原告是職業打假人,但因證據不足還是判他勝訴?!?/p>
「總的來講,目前對職業打假人的判決各地不一,但判決職業打假人敗訴的案子越來越多?!?/p>
(來源:南都周刊)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