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蠻生長的家政叢林中找保姆,只能靠運氣?
為何一個失信的人無法開銀行賬戶、無法坐飛機,卻可以做保姆?因為這個行業的供求缺口達數千萬人,但由于存在種種壁壘和割裂,它沒有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機制。
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劉晨光 李源園
野蠻生長時期的行業不規范、信息不透明,為家政行業埋下了隱患。
(本文首發于2017年7月1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老賴”成保姆背后 找保姆為何靠運氣?》)
為何一個失信的人無法開銀行賬戶、無法坐飛機,卻可以做保姆?因為這個行業的供求缺口達數千萬人,但由于存在種種壁壘和割裂,它沒有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機制。
供求失衡與野蠻生長
事后發現保姆在作案前有過犯罪記錄的,占77%;雇主平均要面試四個人,才能選定滿意的家政服務員。
2017年6月22日,在杭州一高端小區,34歲的保姆莫煥晶在客廳縱火,燒死了家中女主人和三個孩子。隨后,莫煥晶被杭州檢察院以縱火罪、盜竊罪批捕。
據多家媒體報道,莫煥晶嗜賭,有偷竊行為,因身背巨額債務而不得不離開老家廣東東莞,2015年北上進入家政行業。
慘案引爆了人們對保姆與家政市場的信任危機。輿論在追問,為何雇主以月薪7500元的高薪,從上海一家中介公司雇請來的保姆存在個人信用記錄的重大瑕疵而不知情。有網民質問,“為何一個失信的人無法開銀行賬戶、無法坐飛機,卻可以做保姆?”
在家政行業從業11年、目前為一母嬰公司高級培訓師的陸寒風對此卻并不驚奇,“在老家輸光了錢,跑出來做阿姨的,目前行業內不少。”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農村麻將等賭博成風,一些婦女輸光了錢就跑到城里做保姆,“因為這行門檻低、收入高,還便于隱匿身份”。
與此同時,大城市對家政服務的需求卻呈爆發式增長。隨著二孩放開、人口老齡化,鐘點工、月嫂、育兒嫂、護工等在中國的城市供不應求。據商務部2016年數據,需要家政服務的城鎮家庭達到近40%。而據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統計,截至2016年,雇主需求量達到7000萬戶。
全國連鎖品牌愛君家政創始人夏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高端市場的家政服務員缺口非常大,有50%左右。另一連鎖品牌“阿姨來了”創始人周袁紅,給出的數據是缺2000萬人。
失衡的供求關系,使家政行業的薪酬水平在大幅攀升。何卿在上海做了十年的鐘點工阿姨,十年前她剛入行時的時薪是五六元,現在是30元,市面上有高達40元的。“這幾年保姆的工資漲得比房價還快。”陸寒風說,原因還是供不應求,比如一個阿姨時薪30元干得好好的,出門一問發現別家阿姨35元一小時,“回來稱家里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